时间:2023/4/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重记年6月西北青甘游

文/图:唐鼎华

1.走出无锡城,感受一下远足带来的别样体会,算是我和夫人的业余爱好。退休后,二人的空闲时间多了,更是畅游在青山绿水间,常常美美地与大自然亲热。又偶尔漫步在异国他乡,不同的见闻或不同的“山珍与海味”,由陌生带来的新鲜与芳香,给身心带来了无比的快乐。不料,途中遭遇到新冠病毒无情的“阻挡”,远足的脚步只能暂停了。宅在家里发着呆,胸口堵得有些烦,望着窗外树梢上的鸟儿叽叽喳喳闹得欢,不知不觉中似生出了些妒嫉……终于,到了抗疫取得清零的成绩,旅游也开始升温,开心地决定与夫人一起“青甘游”。旅游线路:从西宁塔尔寺到敦煌莫高窟,探觅酥油花,品赏千年的老壁画,再去玉门看看油菜花,一路围绕青海、甘肃的热门景点转一圈。

2.出游前,打了疫苗,原先的抑郁一扫而尽。记得,去年二月份准备去广西桂林游,定好了出发的日子,订好了车票、酒店,可临近出发的那几天疫情变得严峻了。电视、手机、广播里都在宣传让大家宅在家里,街道社区规劝大家不要离锡。尽管夫人准备了消毒液、酒精纸巾、口罩,还有手套、帎套、被套等等,但无形的紧张一点一点在增加。看着这些一件又一件的“防毒”用品放进旅行箱,压抑的心情弄得那几天神经兮兮地不是滋味。在犹豫不决中不甘心地取消了游桂林的行程。

3.开往西宁的列车一启动,久违的感觉又回来了。车窗外的家乡逐渐远去,常州、镇江、南京……,一站又一站往前行。肚子有点饿,夫妻两人的小点心开吃了,夫人说有点像学生时的春游,玩时必须带着小吃。豆腐干、牛肉干、鸡爪等等,堆满了小餐桌,虽没有小老酒渳渳,就着茶水也有点腔调,二人不时碰一下茶杯,那句“退休快乐”伴随着火车声声。

4.说起做学生年代的春游,又要开始嚼“童年”了。一人有二块太湖饼干,一只煮鸡蛋就不错了。那时的春游先要去龙山脚下的烈士陵园祭奠英烈,然后爬上九龙山,再走另一条下山路去游惠山寺。在龙山顶上举目眺望,山下的无锡景色一览无余。看这里看那里地图般的无锡景,西门桥、崇安寺、棉花巷……还有甲壳虫般的“小汽车”开进这条街,马蚁样的自行车穿进那条巷。这是你家那是我家,指点的小手还情不自禁地想拈起自家的“小房子”。在山顶上俯看着家乡的广袤,无意中似乎还懂得了“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道理。在春天的山路中,忘不了山间水里捉“闲婆婆”,瞧着不停扭动着尾巴的小黑点,一队又一队的往山下游……

5.在软卧车箱里巧遇了同道,没有了与陌生人相识的熟悉过程,一路上有着说不完的话。同道夫妻倆比我们年长几岁,生活的积累多,特别是讲到当年知青那一段,生动有趣,笑点特别多。就说吃饭,一顿一斤多的饭量,也让人瞠目结舌!说说笑笑中,西宁到了。

6.进站后,一个团队的游伴才从不同的车箱下来聚集到一块儿,有二个男士有点脸熟,相互点头致笑礼,原来是同个车箱的。特别是黑衣、黑裤、黑帽、黑眼镜“一身黑色”打扮的高个酷哥,后来得知他是警察出身,喜欢拍照,拍照动作很有范,又像另一种举枪射击。团中的女士全都是防晒装,脸部也遮挡得严严实实,夸张点的几个像外星球来客一般。挥舞着小旗的地陪导游来了,扎着马尾辫,略施了一点粉黛。开口“扎西德勒”,是个藏族姑娘?她让我们喊她卓玛,一见面就对大家问寒问暖,很有人缘。“西北的夏天阴晴不定,温差很大,大家要注意预防感冒。”卓玛说着旅游中不可忽视的事项,一边领着我们上大巴。

7.首站:塔尔寺。记得还是上大学时,去过塔尔寺。那是年秋,没想到那二天会遇到一场大雪,一路上绑着铁链的公交车,缓慢地前行着,人在没有空调的长途车内冻得缩成一团。四周有好几个穿着藏服的藏民,吸引着画画的眼睛。见他们戴着皮帽,身上的挂件、手饰、佩刀等宝贝闪着光彩,就是没法画下来。窗外,披上银装的西宁街区仅露出了黑色的烟筒和冒着的炊烟。快到塔尔寺四周更是白茫茫一片,只见远处有许多红点晃动,车开近了才看清是穿着紫红色僧衣的僧人在房顶上、院子里、马路中铲雪、扫雪,上上下下、进进出出地忙得不亦乐乎。让静静的寺院有了另一种活力。

8.塔尔寺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名气很大。一早就有好几支旅行队伍等候在寺门前,几个小商贩们兜售着玉石、天珠、冬虫夏草等,还有挂着寺里牌子的讲解员来对接斿游的队伍。四周人来人往有些拥挤,人头上不同颜色的旅游团团旗飘舞着,人群中有穿着五彩藏服的藏民行步匆匆特别的醒目。再有三三两两的外国散客和穿着红僧衣的僧人进进出出,好不热闹。就是背后新的建筑及商铺太多了,与当年相比,画面免不了多了些烟火气。进寺门,讲解员、导游带着我们看稀奇。塔尔寺里有三绝:酥油花、壁画和堆绣,在内地是看不到的。再说那年也去看酥油花,一踏入展示酥油花最多最美的寺庙中,扑面而来的酥油味(羊膻味)呛得人直往后退。但眼前一盏盏闪闪烁烁的酥油灯像天空中的繁星,一朵朵盛开的酥油花更是千姿百态,一尊尊慈悲的菩萨塑像庄严肃穆,庙堂中一种特殊境界与氛围,吸引着来者的目光与心灵去走近这个神秘的世界。就是那般呛人的味道逼得鼻子透不过气来,也就是这种视觉到嗅觉再到心灵的体验,让人难以忘怀。现在,身处在供放酥油灯与酥油花的寺庙内,不知是否工艺上有了改进,还是放了什么吸味器,此时酥油的味道轻微了许多。接着又去观看了壁画、堆绣,画中内容大多是佛经故事,构图处理上讲究对称和装饰性,色彩浓烈又饱满,形象塑造充满着想象力。因游客太多,讲解员也多;她讲他讲,你挤我挤,影响了游客听清故事的来龙去脉。另外,那些抢眼的三头六臂的神仙、金刚等等稀奇也影响着听力,东瞧瞧西看看,自己的导游都跟没了。眼花花地搞得晕头转向,走了一圈不知记牢了什么。遗憾的是,没逢上晒佛节,看不到巨大的堆绣。

9.在寺院廊下,见有人在磕长头,其中二个身穿时尚服装长相好看的姑娘也在做,一下、二下、三下……,诚心诚意的动作不知什么时候会停下来,我问导游她们是汉族还是藏族,卓玛说:不是藏人不会有毅力坚持磕数千个头。看着她们全身着地式的磕头,从幅度到力度,一天要消耗多少体力啊!没有坚定信仰是不可能这样去做的。转经筒一边有几个信徒在转经,随着手的推力“哗啦哗啦”转着发出磨擦声响,一点不难听。导游也让我们去转一下,说可以保大家平安。手触摸着铜质的经筒,上面略有高低起伏的经文,不知传递怎样的平安信息,推了下有些分量的经筒,“哗啦哗啦”地转了起来。头戴黄色船型僧帽的僧人叫喇嘛,形象特别招遥,为了捕捉生动的形象跟着他们来到另一寺院的门口,见里面的场地上有几个喇嘛手脚并用,不像跳舞又似跳舞,导游卓玛说是在辨经!一来一去非常有趣,但不准拍照,只能默默记在心头。

10.坐上大巴车,又出发了,往青海湖开的途中下起了小雨。到青海湖边,放眼望去与期待的美大打折扣,没碧绿色的水,灰蒙蒙的一片。卓玛解说这和天气相关,水美实际是天美,阴雨天不是看湖的天气。的确,天阴涩涩,湖水就没有了精神,但也有别样的味道。见银灰色的湖面上,开过来好几辆彩色水上自行车,骑在上面的年轻人你追我赶的在水中嬉闹,心里还担心他们摔倒湖里去。卓玛说盐水湖有浮力,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沉下去。紧张的心一下又欢快了起来。迷迷茫茫的银灰色湖面有了他们的欢笑也变得生动起来了。见前面围着一堆人,走近看才知道大家都在抢着与一块写有“青海湖”三个大字的石头拍照。许多景区都有一二块大石头,横卧或竖立在观景处一边,上面有名人写的此地风景的名字,还有国家级风景名胜的标识。因这是拍照打卡的地方,人多总是要排着长队等待拍照。有些游客会在没人的指挥下自觉排队,也有二个不自觉的想插队,见此后面就有人叫了起来“排好队!”大家的时间都是宝贵的,要懂得先来后到。漫步在青海湖边,看不到似鼋头渚湖边那样的亭台楼阁,只是遇到了一座藏式的白塔及彩旗飘飘的经幡和一棵披挂白色和金色哈达的亮堂堂金灿灿的大树,它们在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湖面的衬托下显得特别的漂亮。走累了在湖边找了块石头坐下来歇脚,见前方水面上有座方方正正的建筑,平淡无奇,但房顶上却写着:鱼雷发射试验基地。噢,这里是放弃了的过期的军事设施,可以想象这平静湖面也曾经有过波涛汹涌。

11.到酒店安顿好行李,俩人出去走走。这里像个小村庄,一条小街两边有:小卖部、货摊、旅馆,没见行人,有辆废弃的汽车改造成点心屋,透过玻璃窗没见里面有吃客,有些冷清。俩人往北转了弯,向山坡上走去。出太阳了。阳光下,绿油油的牧场一片草地顺着山坡起伏着,偶见有二条牛在啃草,难道大片的牛羊在山的另一面?漫无目的地闲逛,惊动了草丛中一只小麻雀,扑棱着翅膀摇摇晃晃,没飞高还是降落在草丛中,带着好奇走过去,见个头不小像雏鹰一般,乌黑的眼睛闪烁着一点光亮,在绿叶的陪衬下特别有精神。这时,见它身边有朵小野花娇艳抢眼,夫人伸手去采,小鸟一惊,展翅飞走了。低头细看手中的小野花,花朵是由许多星状花瓣的小花组合成一个花球样的很别致,还有股淡淡的幽香冒出来。后来,遇到一个当地人告诉我手中的花叫馍头花,学名狼毒花,这种花有毒性,不要随便采它。心里一惊,喜欢的劲儿凉了半截。查了一下百度,它虽然有毒,却能入中药或农药,有祛痰、止痛等作用,但“人畜绝不能食之”。

12.来青海湖的游客多,层次不一样,相应住宿的要求就有变化。走过几家旅店,有些外观蛮有民族特色。从一家窗户往内看布置也蛮讲究,浓郁的藏味抓住了我们的眼睛,还牵着我们的脚步往里面走。这家老板就是藏民,高个很帅气,见我是画画的很是热情,领我俩去看他店内的布置与收藏。他画过画,学的是设计又爱好唐卡,在他的办公室挂着一幅精致又有些年头的唐卡。他说:这里会定期举办唐卡学习班和藏舞学习班,通过网上发布,全国各地的爱好者会来—边学习一边休闲。由他陪着在四处参观,见玻璃厅堂的一角种了一棵杏树,他说:室内少阳光又无雨露,这树开不了花结不了果。但有一片绿色就有了生气。又见:靠一面墙摆放着漂亮的藏式柜子,材质与做工都很讲究,说是上一辈留下的。更抓人眼球的是厅堂四周环绕的条桌上的箱子,很少看到有这么包满造型的漆器,尤其是表面上的动物和花卉图案洋溢着藏式的情调,色彩和光泽也显得雅致高级,还有点贵族腔调。转角处一面墙上还挂了二件书法轴头,又增添了几分书卷气。踏上二楼楼梯,不知上面还有什么好看的……

13.去茶卡盐湖途中,翻越米的橡皮山,在有着天路之称的国道道口留了个的影。可公路海拨再高,因四周都没有山顶和云气的陪伴,一点也没“高高在上”的感觉,还好背后的山门式的架子上注上了高度。车到茶卡盐湖,我们换坐上了五颜六色儿童版的小火车,往茶卡盐湖开。“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这里是产盐的地方。叮当叮当响着铃声的小火车与公园里、大型商场里的儿童火车不是一回事,轮下有铁轨,铁路上的设施从站台到红绿信号灯、道岔等应有尽有。小火车以前就是工人去采盐工地的交通工具,也是原先的运盐工具,现在变身为豪华游览车。沿途看到了残留的那些弯弯扭扭、断断续续的旧铁轨,还有锈迹斑斑的运盐破铁车等等采盐工具。虽然想像不出当时采盐的辛苦,却有那么点苍桑感。

14.车窗外银色的盐湖越来越大,湖面泛着白光像镜子一般,见三三两两的游客穿着艳丽的服饰加上专用的红色高帮雨靴,走在水面上,清晰的倒影和他们连在一起形成一个个漂亮有趣的形象。盐湖,是为天空梳洗打扮准备的,所以取名天空之镜。出行前看到宣传图片上人在分不清水天一色的“蓝天白云间敖游”非常迷惑又迷人,深感天空之镜的名字贴切之外少了点成仙之地的意味。由此一直向往来这里做一回穿行在云朵之间的仙人。倆人穿上高帮雨靴学着他人踩在只有一层水的盐湖中行走,水面似乎没有泛出波纹,疑惑中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走走停停,生怕有什么不测。倆人的倒影也走走停停,俩人时不时低头玩味着“镜中”自己有意无意的滑稽样。因又是个阴天,盐湖里没有了蓝天白云的容貌,由此一片银灰色的“镜面”上只有游客的风彩。没有了可踩可骑的“云朵”,人象腾空一般飘浮在“虚空”中,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空间似乎更宽广了。一步一步细品着“镜面”上全方位的奇妙,像梦游一般。四周的年轻人穿着花花绿绿,我们身边的这些老太太也大红大绿,像一群飞舞的蝴蝶,她们各种摆拍的造型,都分不清楚年龄层次了。我俩也学着用手摆出个“心字造型”,请一起的警长兄弟留影。“靠紧一点”“一二三,茄子!”不知是否真切地记录下来?

15.走出国道,穿越在荒无人烟的雅丹地貌之间,车窗外的绿色越来越少,那些沙石经长期的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奇岩怪石,迷惑得让人睁大的眼睛也看不出个究竟。人就是少见多怪,大呼小叫叽叽喳喳,陌生的景色让车箱里沸腾了。耳边导游说:乌素特雅丹地质公园是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当我的脚踏上这个外星球一般的世界,除新奇外有种说不出的压抑。“雅丹”在维吾尔语中,意为“陡壁的小山包”,也叫“风蚀林”,是一种由风塑造的地貌。我和几个游伴往鱼背样的山包上爬,山包不高,但视线变高了,展望四周,一片奇幻的世界,这是在外星球上吗?一片灰黄色中泛着浅浅的紫气,点点移动的人影是那么突出又那么孤独与渺小,想想人类真要搬出地球,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生活?

15-2.水上雅丹横躺在蓝色的湖泊中,山包造型由长年的风吹雨打,渐渐变化成像一条条搁浅的巨鱼,一群水鸟和野鸭翱翔在湛蓝的天空中,或嬉戏在波光潋滟的湖水里。有了水就有了生气,戈壁就变得美好起来了。这里成了最佳拍照取境地,水边置放着二条乌黑的海盗船,和在阳光下的“金色巨鱼”、碧蓝色的天与湖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同道夫妻爬上船去拍照,我让他们在船头上摆一个像泰坦尼克号电影里男女主角一样那个爱的动作,这样那样指挥着两个七十来岁“还能回到青春年华”的老人!接着又去了翡翠湖,也是盐湖,景象大致一样,只是“池塘”圹物质浓度高,色彩更艳丽。

16.“中国最美丹霞”是万年前形成的奇观。距今那么多时间的美景,可导游说是8年前一个放羊的农民发现的!难道前人没有认识到她的美吗?!放羊农民老雷是个见识广的人,家乡的美不能仅仅自己知道,也要与他人分享才会有价值。羊倌把宣传落实为特殊的待客之礼,诱导游客去看稀奇,得到大家的认可后,渐渐地一传十,十传百。由此,拉开了神秘侏罗纪美景的面纱,让远道而来的游子大饱眼福。丹霞地貌作为古老的地质遗迹,它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时期,是在喜马拉雅山脉运动中,随着地壳的抬升,山坡崩塌保留下来的红色砂岩成了山的肤色。她在视觉上并不止红色还有黄、绿、紫,似天上的彩虹印染在群山上一般,它们起起伏伏、绵绵不绝,壮美得无法用语言描述。这一片“云霞”山也曾经是恐龙的背景,庞大的巨兽,在她那么壮丽的面前也就没有了霸气。我们穿越到这里,找不到巨兽的踪迹,不知脚下圆形的石块是不是恐龙蛋。就把眼前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比作远古的巨龙,再把那一辆一辆缓缓爬上来的巴士比作巨兽的崽子,那我们这些穿越的游客就是骑着小恐龙来的原始人了。面对这种景致的沉醉,是秀色可餐还是异想天开?

17.来到甘肃阿克塞石油小镇,这里是《九层妖塔》、《西风烈》等影视作品的外拍取景地。里面还保留着影视中的“布景”、道具,那些依据影视内容设计的建筑,大多是残墙断壁,与西北戈壁的结合就有了些苍凉的氛围。那些散落的战车、坦克、大炮等,虽然是假的,但制作的很逼真,很刺激。是否人的骨子里还保留着“好战的本性”,男女老少都乐意爬上战车来个“惊险”的“武士般”的动作,或叉腰或挺胸,塑造起“英雄”形象。不远处见有个“黑熊冲出房顶”的造型,接着转头又见交通塔内有“狼在控制红绿灯”。噢,这是另一个影视内容,走近它们时偶尔还会叫二声,或和你眨眨眼睛。孩子们见了特别兴奋,有些游客可能是看过这部影片,很兴奋地拍照留影。另一边,仍然保留了一些原石油小镇五六十年代的会堂、邮局、商场等,其貌不扬的旧建筑掩盖着过去的故事而默默无声,游客们不感兴趣,匆匆上车了。

18.阳关是古代边关,又是对外的交通咽喉之地。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眼前的阳关大道却是无比的宽阔,在这里一个张飞样的英雄,横一杆枪哪能阻挡百万来敌!?导游讲解道:阳关也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当时这里到处是骆驼、帐篷、炊烟、人流;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服饰,男女老少,唱歌聊天,热闹中做着买卖。时过境迁,眼前,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只有那座汉代烽燧耸立在土墩上,呆呆地见证着曾经的战争与和平,风风雨雨中守望着自己的那一片疆域。远处飘来了《阳关三叠》那首古琴曲,悠悠扬扬。阳关除了一处烽火台是遗迹外,四周有许多仿造的古城楼及兵营、哨所,营造着以往边关的气息。旅游旺季,会有穿着古代服装的士兵、商人陪游客留影,还有西域美女表演节目;商贩、农民摆摊卖水果、点心及特色工艺品等等,现在因疫情的影响,少了许多闹猛。无意间见身边一块顽石刻有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想当年诗人吃下那杯送行酒,面对着离去友人的伤感,让酒的嗞味变得苦涩……这里没有酒喝,却有家著名的打卡棒冰,我俩和几个游伴一起去品味。雪糕外观蛮讲究,设计成了烽火台的造型,拿在手中细看,层层叠叠的变化像一件有档次的工艺品,有点舍不得吃。这件“工艺品”细腻的制作一入口就被“破坏了”,还好吃前留了个影。这个童年的最爱从外表到口味变得不认识了,但性质没变,仍然喜欢吃,一口、二口,凉快灌满全身。因天气太热,化开溢出的奶汁流淌得太快,弄得下巴上下都是,成了一个不入调的老顽童。

19.车子驶向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敦煌,途中导游除了介绍“敦煌石窟”、“敦煌壁画”外,特别推荐我们去看《再见敦煌》,一天困在车上的我们晚上有这档节目来放松一下身心也就欣然接受了……皓月当空,一座现代剧院门前的广场上,一群一群散场的观众,脸上洋溢着对这出别开生面的表演充满着赞美。强烈的新鲜感让我们如痴如醉,还沉迷于那些挥之不去的情境中,兴奋地谈论着各自的感受,由衷地感慨:不虚此行。此表演分三个部分展开,首先“进入贴近”:开场进入演展厅,像是进入敦煌洞窟一样,四周全是“画”。观众站着面对展台上由演员和道具、背景组成的“画面”,如此那般地贴近“壁画”,观赏着由演员在“画中表演”。有了声音、动作的画,观众的感受就有了很多的延伸,画在时间中演绎着敦煌莫高窟的来龙去脉。

19-2.中场是表现《韩朋赋》中的一段的凄美的爱情故事,观看的形式似踏入一间近乎黑暗的“密室”,不知所以然地跟着引导员等待揭晓迷底……当地面的“沙尘”渐渐退缩,变的透亮了起来时,脚如腾空一般,顺着脚下看:“地下的世界”中,一身穿着抹胸的古代美女横躺在床榻上,好一幅睡美人图!此时,没有偷窥却有了那么点偷窥的感觉。相思的美人辗转难眠,翻滚的曲线一波又一波,一闪一闪的光亮是否是泪花,内心的哭泣奏起了无声的哀怨……这种特别的对“闺房私密”揭晓,除了让感官得到了无比的刺激外,更多的是看到了心灵深处的波澜。下半场算是“坐享其成”,进了剧场般的空间,柔软的椅子让久站倦怠的双脚有了安慰,也舒服了。灯光暗了下来,音乐响起……舞台及二侧的特殊表演“墙”通过影像、舞蹈等讲述了索靖镇压叛乱、张议潮收复河西以及由那幅旷世绝伦的《药师经变图》引发的真实故事,直到最后的画外音出现……那声音在问:“一千年究竟有多长?”诗人答:“不过一瞬间。”春去冬来,一千年就过去了。剧终,晕乎乎中,带着人生如梦四个字起身散场。

20.骑骆驼对我们江南人来说是难得的体验,这种动物园级别的陌生对象,要和它亲密接触,的确蛮刺激。以前骑过一次,差一点点被它掀下来,所以内心有点怕。骆驼蹲下来让你骑,开始还好,可它站起来的瞬间,自己的脚不着地了,摇摇晃晃中握紧驼峰上把手的双手瞬间吓出了冷汗。骆驼比马大、比马怪,尤其是背上的双峰一般动物没有,感觉上难骑。但骆驼听话,一个牧民用一条绳管着六匹骆驼,它们服服帖帖地排好队,跟着主人走。骆驼的脚步一动,起伏波动的幅度大,人跟着前倾后仰,摇摇摆摆地前进。茫茫戈壁滩,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一片金色,一层层沙丘柔和细滑,一队队的骆驼队伍似蛋糕上的巧克力点缀,特别诱人。下了骆驼,换上了防沙鞋,踩着沙道往鸣沙山上爬,脚下的“山路”走一步滑一步,没想到这么难爬!抬头看着远处山腰间那些做滑沙运动的游客,他们从上向下滑行时,传出阵阵的欢笑,偶尔不小心翻身下滚,真有些吓人,心跳的感受往往是在不经意间。

20-2.爬累了,转身坐在山坡上歇息。望着山下弯弯的月牙泉,想起四十多年前作为一个美术学院的学生来过这里,匍匐在洞窟地上像个虔诚的佛教徒,但不是念经而是临摹壁画,在一笔一画中体会着古代艺术的精髓。记得有一天,走出昏暗的石窟,就在眼前的一片沙丘上漫步,四周的游客很少,这里安静的有些沉闷,还好途中碰到二个香港理工大学的女学生,交流中知道她们是来研究壁画中的古代餐具文化的。翻看着她们的速写本上画满了锅碗瓢盆,那些自己没注意的器物,陌生的造型充满了古人的聪明才智!不一样的目的,收获也不一样。

21.快到嘉峪关了,隔着车窗已经远远见到一座青灰色的像山一般巍峨的城楼剪影,车越走越靠近,城楼越来越高大,渐渐感到一种气息弥漫过来。这就是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压人的气势和威武的气派确实不是一般的城楼,更不是庙宇。他是当时的国门、关口、防御工事!跟着导游穿过城门洞,再抬腿一级一级台阶地往城楼上爬,左半边台阶像是现在走自行车、助力车的斜坡,那是当时将军、做官的骑马上去的马道。站在高高的城墙上,视野开阔。与城墙相连的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等共十四座,层层叠叠、威风凛凛。城墙身高风大,吹得四周的旗帜哗啦啦地响,似号角声声般地渲染出“边关的紧张”,过道上的游客虽不是战士却也豪情万丈。男男女女的头发在脸庞上飞舞着,一副迎敌的腔调,虽手中没有刀枪却在磨拳擦掌。身边的导游遥指着四周说:这里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外与长城连为一体,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走在关城内,东看西瞧着,有游击将军府、井亭、文昌阁。走到东门边,建有关帝庙、还有一个戏台,方圆虽小名堂蛮多。太平时期,这里也热闹欢乐得很!

22-1.说到兰州的吃,兰州拉面名气最响,全国到处都有。平时常看到头带白帽的或扎黑色头巾的服务员在拉面店前晃动,偶尔也会被吸引进去尝一尝回族的与家乡阳春面不一样的味道。这次在敦煌“王中王”牛肉拉面店品尝到了正宗的兰州拉面。首先要说一下的是价格低廉,七元一碗牛肉面还配小菜、茶叶蛋!晚餐自理这天,原先想再吃次羊肉,不知却被便宜吸引了,心里有点疑惑却见揣上来的面上的牛肉是大片大片的,真不少,碧绿的香菜叶点缀其中,加上一股浓浓的牛肉香随着热气直冲鼻腔,顿时食欲大振……吃完后再配有免费枣子凉茶清口,咸甜搭配,回味无穷。感叹北方人实在。

22-2.途经瓜州,一看名字就知道盛产瓜的地方。“吃瓜”!车在一瓜市停了下来,导游要让大家去品品这里的瓜,还说这里吃瓜免费!大家兴匆匆地下车,眼前近十家瓜店,大门口摆放着一堆西瓜、哈密瓜等水果吸引着大家的注意力,果商热情招呼着大家吃瓜!一手持西瓜刀的小哥搬来一只大西瓜,只听一声脆响,一股甜滋滋的清香扑鼻而来。刚采上来的瓜真甜!太好吃了。吃着瓜环顾四周,这个果摊的背后陈列着各色包装好的西北特产,什么牛肉干、奶片、果铺等琳琅满目。果商很会做生意,介绍着这个可以打折,那个可以便宜卖了。俗话说得好:吃了别人的心就软。整车人一个个东挑西拣,还着眼于什么“买三送一,买十送五”,大家心里算计怎样更“划算”,手中的篮子已经满满当当了。

22-3.一天,同车的二位俏阿姨要请大家吃手抓羊肉,游伴们个个兴致勃勃。由头是为了捡回自己失而复得的包包而高兴。开吃前道出了真正的原因:上厕所时挂在门背上的包,一个转身忘了拿。东寻西找,拖了大家出发的时间心里过意不去。人到一定的年龄就会丢三落四,也属正常。就是这二个俏阿姨又常常拉着游伴到处给她们拍美照,麻烦大家总是不好意思,由此用请吃羊肉来表达致谦与谢意。清水羊肉太好吃了,一块接一块的大吃也顾不得难为情了。一边吃一边唠叨前天大家凑钱吃的全羊宴。前天的全羊宴价钱不菲,开吃前仪式感很强,音乐声中整只烤羊披红挂绿,由厨师用餐车推进餐厅。接着颈脖上挂着哈达的店老板献歌一曲,再举杯敬酒,然后由厨师用刀切分羊肉,一盘一盘分到每桌。口水直流的我,手抓着羊肉咬下去却被有那么点过的膻味止住了。这种味道有人吃了很带劲,也有人吃不惯。我们这桌的羊肉没吃多少,被好吃这一口的另一桌拿走了。要开车出发了,二位俏阿姨又丢手机了,慌把包和口袋翻了个遍,再去洗手间转了一圈,垂头丧气的回到座位刚坐下,却觉得屁股下有什么硬东西顶着,起身一看是手机!虚惊了一场!脱口而出一句无锡土话:“转了个大特卵……”大家哄堂大笑!无锡的乡音,现在越来远,越来越谈,偶尔听到亲切好玩,尤其是夹杂着一点“荤腥”变得十分搞笑,嘻嘻哈哈中,全车人的那点怨气、那点误会,一扫而光。吃牛肉包子是“青甘游”结束那晚,团友的朋友在兰州城里一家名酒店宴请大家。大店氛围不一样,从一进门环境的豪华到餐桌、餐椅、餐具的精致,再到菜肴的摆盘等,色香味在视觉上的勾引到吃进口中更是讲究。有道点心:牛肉包子,可和无锡小笼包比美。可能是一路赶来拖晚了饭点,肚子饿了。开吃第一口就是吃牛肉包子,哇!牛肉的鲜美一口刚下第二口已经挤了过来,狼吞虎咽般地咀嚼中,被里面的花椒麻了二下,流出了快乐眼泪,西北美味把吃相弄得挤眉弄眼,这“丑态”是何等的幸福。

唐鼎华年秋修改

唐鼎华

唐鼎华,年2月出生,江苏无锡人。年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第五届架上连环画组委会委员、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美术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文联书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吴冠中艺术馆特聘画家、江南大学书画研究所研究员。

年入编《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年无锡电视台拍摄专题片《用画讲自己的话-记画家唐鼎华》,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观察与思考》、《感受与语言》,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创意课堂》,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插图设计》,河北出版社出版《唐鼎华作品集》,香港中艺画廊举办《唐鼎华国画作品展》,年常州画院举办《唐鼎华教授中国画作品展》,年江西出版社出版《二十一世纪画家个案研究唐鼎华》,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素描基础》,年出版《新概念设计漫画》,年作品《无锡老百业》、《天下惠安》参加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年《美术》第二期发表美术作品《天下惠安》,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画欣赏》,《木偶戏》参加全国首届插图展,《女红军故事》参加全国第四届架上连环画展、《童年旧事》获“东升杯”全国连环画大赛优秀奖,年《洛神赋》参加第五届全国架上连环画展,钱绍武艺术馆举办《唐鼎华中国画小品观摩展》,年《童年的货郎担》参加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擦一下镜子照见童年》参加全国第六届架上连环画展,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散文集《擦一擦镜子,照见童年》,《唐鼎华作品》参加中国优秀经典故事全国连环画作品展,年4月26日《劳动者的风采》发表在人民日报,12月27日《冬趣》发表在光明日报,年《南疆的一天》入选第七届全国架上连环画展。年3月在无锡美术馆举办《童年——最柔软的记忆唐鼎华中国画作品展》。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欢迎转发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fengzx.com/sfxms/148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