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近代闻名于中国,“一部近代史,半部湖南人。”湖南省在近代历史上,出了数不胜数的名人,湖南人骨子里流淌的“霸得蛮,吃的苦,不怕死”的精神,也因为是中国人里最具独特的气质,而闻名于世。我前几天发了篇文章,为什么近代历史湖南出了这么多名人?答案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有些读者看了后,说那也有运气的原因,回顾历史,湖南人作为由移民后代组成的新的湖南人群体,研究他们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等,很容易得出结论︰近代历史,湖南人必定扬名中国,原因其实很简单! 首先,湖南人并不是自古就爱吃辣,湖南人吃辣椒的时间并不是很长。 湖南人以爱吃辣、无辣不欢而闻名于世。其实,湖南人也并不是自古就能吃辣,辣椒的原产地在南美洲,是在明朝时期才开始传入中国的。湖南人爱吃辣的习惯是在清朝道光,咸丰年间才慢慢养成的。 为什么慢慢养成了吃辣的习惯呢,主要有几个原因①湖南地形多山,气候潮湿、闷热。早晚湿气太重,吃辣椒可以去寒。②吃辣椒可以代替食盐下饭,古代食盐都属于官家专卖,湖南本地不产食盐,并且,湖南山路太多,交通极为不便,极大的加大了买卖食盐的运输成本。而辣椒很下饭,并能有效降低鱼类等菜品中的腥味。 食盐太贵,当地人太穷,因此采用辣椒代替,辣椒就是穷人的油盐。 现在,你在湖南还可以发现到这样的事实,湖南越是穷的地方,越是大山多的地方,那里的人越能吃辣。像现在的洞口、双峰等地,连汤里面都要放很多辣椒。 其次,湖南是移民大省,近代的湖南人是一个有着独特气质的新的群体。 湖南自古地广人稀,远离中原文化。直到朱元璋时候组织的“江西填湖广”,人才慢慢多了起来。明末清初,当时的统治阶级又大量的从沿海各地往湖南迁入大量人口,湖南的远古原住民,如苗族等慢慢被移民所同化。移民数量慢慢增加,占据了湖南总人口数量的90%以上。其中以祖籍江西的最多,移民中90%以上是从江西迁移过来的。 如,曾国藩的祖籍是江西永丰,毛泽东的祖籍是江西吉安等。 这些移民背井离乡,在湖南这个曾经的荒蛮之地重新打拼生活时,由于湖南山多地少(湖南地形70%以上是山地丘陵,湘中过去更是十万群山),因此,从事最多的职业就是进行山坡坡地开垦,住在简单搭设的棚子里,条件之恶劣可想而知。加上湖南自然灾害很多,在生产过程中和遇到灾害时,移民之间相互之间帮忙,共度难关。 因此。在与天斗,与地斗讨生活的漫长时间里,这些移民慢慢形成了有着独特气质的新的湖南人群体。“人民之间互相帮忙,团结,讲义气。重视亲邻好友之间的友情和亲情,吃得苦,霸得蛮,不怕死” 最后,近代湖南人是以当兵来作为职业,作为谋生的工具 湖南士兵的战斗力近代是有名的,“无湘不成军”。我在以前的一篇文章中探讨过这个问题。湖南人并不是自古爱从军。真正湖南男子爱当兵是从曾国藩时期开始的。 洪秀全能够发动太平天国运动,就是因为当时的中国的很多省份遭遇了大的自然灾害,历史记载,当时很多省份遭遇了特大旱灾,百姓生活凄惨,很多地方还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洪秀全带领走投无路的老百姓举兵造反。而曾国藩信奉儒教反对洪秀全的信奉上帝的理念,他选了另外一条路。在湖南招募乡勇对抗太平军。湖南当时也是遭遇了大灾害,民不聊生。随着第一批跟随曾国藩的人返回乡下,带回了金银财宝。从此湖南男子把从军当成了改变生活状况的唯一途径,踊跃参军。无数的湖南男子跟随曾国藩走南闯北,开阔了视野,接触到新的思想和理念,把这些思想带回了家乡。 综合上面说的,不管是湖南人爱吃辣还是爱从军等,归根到底原因是因为一个穷字。 清朝末年,湖南可以说是当时南方最穷的省份,人口多地少,清末湖南有多万人口,比明朝时期人口增加了10倍。并且自然灾害频发。很多湖南人因为生活不下去,又逃难到了江西。穷则思变,当无数的湖南人生活不下去,无法做一个安分守己的普通人时,加上前面有湘军闯天下的样板,那么,他们中的杰出人才就会前仆后继的寻求改变这个社会的理论并进行实践。 因此,近代历史上,湖南人必定扬名中国。因为,他们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湖南人因为骨子里流淌的“不服输,霸得蛮,不怕死”的气质而干下的英雄壮举,注定会让全中国人乃至于全世界的人震惊。 感谢您的阅读,您有什么想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们一起探讨。更多内容,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