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5/2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怀素(-,一说-),字藏真,俗姓钱,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他的书法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而法度具备。怀素与张旭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传世书法作品有《自叙帖》《苦笋帖》《圣母帖》《论书帖》《小草千文》诸帖。

怀素《自叙帖》局部:“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

书法史上,怀素以“醉僧”、“狂僧”著称。酒是佛法五戒之一,怀素则照喝不误,且真的因为酒而更加“留其名”。诚如钱起对他的评价:“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

自从唐朝以来,有很多诗人写过《怀素草书歌》,这些丰富多彩的“草书歌”,为了解怀素的平生和创作,乃至对整个草书创作都留下了宝贵的材料。

怀素《自叙帖》局部

最有名的当数李白的《草书歌行》了。开篇说:“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李白的诗风和怀素的书风一下子契合在一起了,都属于狂放不羁型的。除了肯定怀素草书天下独步,而且“北溟鱼”的比喻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怀素是佛家,但他的创作精神是属于庄子的。“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将怀素醉后、狂若无人的创作状态,描绘得淋漓尽致。怀素和张旭是难以分开的,李白认为:“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怀素《自叙帖》局部

“侍僧”、“画僧”贯休的《观怀素草书歌》也一开篇便对怀素和张旭进行比较分析:“张颠颠后颠非颠,直至怀素之巅始是颠。师不谭经不说禅,筋力唯于草书妙。”他觉得怀素之“颠”比张旭还要厉害几分,但他也是和尚,所以没有说到怀素的“酒”和“醉”,他不讳言怀素“不谈经”、“不说禅”,他只充分肯定怀素的草书。同时,他又指出怀素道家精神的一面,那种放逸的仙气,甚至认为他是“星辰降瑞”:“颠狂却恐是神仙,有神助兮人莫及。”“怀素师,怀素师,若不是星辰降瑞,即必是河岳孕灵。”

任华的《怀素上人草书歌》也认为怀素之“颠”比张旭有过之而无不及:“张老颠,殊不颠于怀素。怀素颠,乃是颠。”也突出了他“仙”和“狂”的一面:“人谓尔从江南来,我谓尔从天上来。”“负颠狂之墨妙,有墨狂之逸才。”

怀素《自叙帖》局部

马云奇《怀素师草书歌》把他和二王、钟繇相提并论:“大夸羲献将齐德,功比钟繇也不如。”同时对他的技法进行具体描绘:“含毫势若斩蛟龙,握管还同断犀象。”“一点三峰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壁上飕飕风雨飞,行间屹屹龙蛇动。”朱逵的《怀素上人草书歌》也分析了怀素的技法:“怪状崩腾若转蓬,飞丝历乱如回风。长松老死倚云壁,蹙浪想翻惊海鸿。”鲁收《怀素上人草书歌》则云:“有时兴酣发神机,抽毫点墨纵横挥。风声吼烈随手起,龙蛇迸落空壁飞。连拂数行势不绝,藤悬查蹙生奇节。”上面的许多比喻,都是唐人书论所惯用的,但从中也的确点到了怀素的两个重要艺术特点:笔触细瘦、运笔迅捷。

怀素《自叙帖》局部

窦冀的《怀素上人草书歌》中的不少诗句是《自叙帖》里提到过的:“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襟气。”“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

戴叔伦的《怀素上人草书歌》也被怀素引用:“驰毫骤墨剧奔驷,满座失声看不及。心手相师势转奇,鬼形怪状翻合宜。人人细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裴说的《怀素台歌》把他和李杜并提:“杜甫李白与怀素,文星酒星草书星。”

怀素《自叙帖》局部

怀素是张旭的再传弟子,对他们两人的比较,刘熙载有一句精辟的评语:“张长史书悲喜双用,怀素书悲喜双遣”。“用”、“遣”之间,意味深长。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fengzx.com/sfxxw/156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