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1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
南宋时期就评选出“西湖十景”,至今已流传了千年。最常见的说法是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在南宋之后,又分别有元代钱塘十景,清代西湖十八景,清乾隆杭州二十四景。历朝历代文人墨客雅士钟情于杭州西湖,留下无数的诗歌书画艺术作品,其实尤以北宋时期苏轼的《飲湖上初晴后雨(其二)》最为有代表性,是写意西湖山水风光最有名的一首诗。以至于当人们在游览西湖,欣赏十景时,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苏轼所写的这首诗,也将西湖之美与西施联系起来,中国文人常常将美好的事物拟人化,赋予事物的生命特征,赋予事物的情感,也常常借物抒情、借物喻人,浪漫与悲情均可寓意于物,这个也是中华文化所独具的魅力。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在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任杭州通判,写下这首西湖景物之诗。诗文如下: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赏析:诗的一二句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而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接下来诗人没有紧承前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喻体和本体之间,除了从字面看,西湖与西子同有一个“西”字外,诗人的着眼点所在只是当前的西湖之美,在风神韵味上,与想象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相似之处。而正因西湖与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淡妆也好,浓抹也好,都无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这是才情横溢的诗人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诗思偶到的神来之笔。从此,西湖又称西子湖。(部分内容引自公开资料)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fengzx.com/sfxxw/1611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