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去了十次,第二次去河北是在年,当时已经游历中国四五个年头了,大部分省份已经走了一遍。因为游历也是从旅游中逐步一步一步升级过来的,就像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再到大学,最后到博士一样学业功德圆满。我的游历之路也是逐步达到自由自在、出神入化、遨游天下的。因为我生活在一个小城市,年开始走时网络还没广泛普及更无从谈起借鉴别人的攻略,只能是凭借旅行社发的线路介绍,我当时认为他们的线路吃住行比较成熟,加上自己又是文科生,平时就喜欢研究历史地理,而且整个中国地图就像刻在我的脑海中一样,这样先从旅行社发的常规线路和名气较大的景点开始了我的自由行,每到一地先在火车站或汽车站买当地地图,以便更好更多地了解当地的景点与小吃等,以至于现在收集了许多各个地方的地图。后来就专门买了自由行地图和自助游的书,开始按图索骥,同时加入自己喜欢的人文景点设计自己的旅游线路,相当于高中毕业了。后来我的想法是先把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走遍,第一轮先去我国的世界遗产和各省名气大的景点,以后在逐步增加其他小景点或特色游。以前觉得趁着自己年轻就多走点,等老了再慢慢整理游记,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引以为豪的记忆力却在不知不觉中衰退,于是现在开始了边走边记的习惯。后来在游历的过程中越来越熟就按自己喜欢的研究并开始游历整理了几个专集,先写了最美中国边疆口岸行,重走三大主力红军长征路,再写逍遥游遍58个少数民族专辑,环游大世界专辑,.最后是本人的精神归宿------朝圣访道参禅拜佛寺庙之旅。年后网络也很发达了,路友驴友好友的游记也能借鉴一部分了,就开始了大部分省的第二次深度广度之旅了,也就是游历大学毕业了。到年后就逍遥自在、翱翔世界成为旅行中的博士生了,哈哈。。。。。。下面是当时河北与天津游历的行程简介:D1太原---北京--承德避暑山庄D2承德--兴隆--挂兰峪D3挂兰峪--马兰峪--清东陵--遵化市--丰润火车站--秦皇岛D4秦皇岛--山海关--天津D5天津--太原D6回到太原年10月1日起了个大早,因为准备不足国庆没买上火车票,只能坐大巴了。6点50分从太原到北京的大巴,票价元。下午到北京后转长途客车直达承德,晚上住承德。2日早起先到避暑山庄游览后到外八庙朝拜。当时没去棒槌山,觉得自己是个山西人,又生活在大山中,每天见的除了山还是山,现在回想起来有点遗憾,已经到了就应该领略各地不同的自然风光,山与山不尽相同,就和海与海看过后也是不一样的。上午游览完承德后就按原计划准备去清东陵,因没有直达车,只能从承德客运站坐12:30分发的客车先到兴隆县,票价28元。从兴隆也没有了直达清东陵的车了,只能不辞辛苦又坐车到挂兰峪镇转车,到达时天色已晚,没有了到清东陵所在地马兰峪的车了,只好在挂兰峪镇将就的住了一晚。3日早上早早起来就坐小客车到了马兰峪参观清东陵。参观完毕后坐客车到遵化市转车到丰润县,从丰润县坐次火车13:32分开到秦皇岛,票价21元。晚上住秦皇岛海景房。4日在秦皇岛和山海关、北戴河游玩后,从山海关坐次火车14:09分开到天津。票价35元。住天津晚上洗浴后品尝狗不理包子与十八街麻花。5日去参观平津战役纪念馆和古文化街等景点后,晚上坐次火车21:25分开,票价43元。因国庆假期没买着卧铺很是苦痛,没想到一上车空座很多,就早早去10号车厢排队买卧铺,一下就花58元补上卧铺了,心绪也一下子高兴起来。于10月6日回到太原。来旅行吧,见的世面多了,你会发现原来在意的那些结根本算不了什么。我们害怕岁月,却不知道活着是多么的可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心就像一个容器,当你装的快乐多了,那么郁闷就自然的少了。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避暑山庄始建于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是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 年3月4日,避暑山庄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整体布局 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宫殿区位于湖泊南岸,地形平坦,是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占地10万平方米,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组成。湖泊区在宫殿区的北面,湖泊面积包括州岛约占43公顷,有8个小岛屿,将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层次分明,洲岛错落,碧波荡漾,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东北角有清泉,即著名的热河泉。平原区在湖区北面的山脚下,地势开阔,有万树园和试马埭,是一片碧草茵茵,林木茂盛,茫茫草原风光。山峦区在山庄的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园的五分之四,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众多楼堂殿阁、寺庙点缀其间。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平原区西部绿草如茵,一派蒙古草原风光;东部古木参天,具有大兴安岭莽莽森林景象。在避暑山庄东面和北面的山麓,分布着宏伟壮观的寺庙群,这就是外八庙,其名称分别为:溥仁寺、溥善寺(已毁)、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须弥福寺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外八庙以汉式宫殿建筑为基调,吸收了蒙、藏、维等民族建筑艺术特征,创造了中国的多样统一的寺庙建筑风格。 山庄整体布局巧用地形,因山就势,分区明确,景色丰富,与其它园林相比,有其独特的风格。山庄宫殿区布局严谨,建筑朴素,苑景区自然野趣,宫殿与天然景观和谐地融为一体,达到了回归自然的境界。山庄融南北建筑艺术精华,园内建筑规模不大,殿宇和围墙多采用青砖灰瓦、原木本色,淡雅庄重,简朴适度,与京城的故宫,黄瓦红墙,描金彩绘,堂皇耀目呈明显对照。山庄的建筑既具有南方园林的风格、结构和工程做法,又多沿袭北方常用的手法,成为南北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避暑山庄不同于其它的皇家园林,按照地形地貌特征进行选址和总体设计,完全借助于自然地势,因山就水,顺其自然,同时融南北造园艺术的精华于一身。它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享有“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和“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的盛誉。主要景点编辑 七十二景 避暑山庄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大小建筑有多组,其中康熙以四字组成36景,乾隆以三字组成36景,这就是山庄著名的72景。康熙朝定名的36景是: 烟波致爽、芝径云堤、无暑清凉、延薰山馆、水芳岩秀、万壑松风、松鹤清樾、云山胜地、四面云山、北枕双峰、西岭晨霞、锤峰落照、南山积雪、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风泉清听、濠濮间想、天宇咸畅、暖流暄波、泉源石壁、青枫绿屿、莺啭乔木、香远益清、金莲映日、远近泉声、云帆月舫、芳渚临流、云容水态、澄泉绕石、澄波叠翠、石矶观鱼、镜水云岑、双湖夹镜、长虹饮练、甫田丛樾、水流云在。 乾隆朝定名的36景是: 丽正门、勤政殿、松鹤斋、如意湖、青雀舫、绮望楼、驯鹿坡、水心榭、颐志堂、畅远台、静好堂、冷香亭、采菱渡、观莲所、清晖亭、般若相、沧浪屿、一片云、萍香泮、万树园、试马埭、嘉树轩、乐成阁、宿云檐、澄观斋、翠云岩、罨画窗、凌太虚、千尺雪、宁静斋、玉琴轩、临芳墅、知鱼矾、涌翠岩、素尚斋、永恬居。 松鹤斋 康熙时,皇太后来避暑山庄,居住在西峪的松鹤清樾。乾隆十四年(年),乾隆帝在正宫东面另建一组八进院落的建筑,题名松鹤斋,以供皇太后居住。当年,松鹤斋内“常见青松蟠户外,更欣白鹤舞庭前”。庭院中还有驯鹿悠游其间。绥成殿后依次有照房十五间,门殿三间,大殿七间名为乐寿堂,后改名为悦性居,是皇太后的寝宫。绥成殿、十五间照房、门殿建筑早已无存。乐寿堂仅剩基址,年复建。 正宫 是宫殿区的主体建筑,正宫建于康熙五十年至五十二年修建,乾隆十九年(年)重新修缮,改建,占地1万平方米。包括九进院落,由丽正门、午门、阅射门、澹泊敬诚殿、四知书屋、十九间照房、烟波致爽殿、云山胜地楼、岫云门以及一些朝房、配殿和回廊等组成。分为“前朝”、“后寝”两部分。前朝是皇帝处理军机政务的办公区;后寝是皇帝和后妃们日常起居的生活区。主殿叫“澹泊敬诚”,是用珍贵的楠木建成,因此也叫楠木殿。是皇帝治理朝政的地方,各种隆重的大典也都在这里举行。 东宫 承德避暑山庄关帝庙 在松鹤斋的东面,地势比正宫和松鹤斋低。东宫的前面宫墙上另辟大门,称德汇门,为重台城门,形制与丽正门相仿。进入德汇门后。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依次有门殿七间、正殿十一间、清音阁、福寿阁、勤政殿、卷阿胜境殿。年,日军入侵承德,为庆祝胜利将东宫烧毁。现仅存基址。其中清音阁俗称大戏楼。与现存故宫畅音阁、颐和园中德和园大戏楼形式相近。阁高三层,外观雄伟。 万壑松风殿 万壑松风的主殿。康熙帝经常在这里接见官吏,批阅奏章,读书写字。年,康熙发现皇四子和硕雍亲王胤禛之第四子弘历(乾隆帝)聪明伶俐,十分喜爱,于是传旨,命将弘历送入宫中。这年的夏天,弘历由父母带领,随祖父前往承德避暑山庄。康熙将避暑山庄的侧堂“万壑松风”赐给弘历居住,平时进宴或批阅奏章,都要乾隆侍奉在旁,朝夕教诲。弘历继位后,将这座殿宇题名为纪恩堂。乾隆三十年,乾隆写《避暑山庄纪恩堂记》,纪念康熙皇帝对他的眷顾养育之恩。 烟波致爽殿 烟波致爽殿:万岁照房北行过门殿,再北有殿七楹,进深两间,名烟波致爽,是正宫后寝部分的主殿,也是清帝在山庄的寝宫。并列为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之首。 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白殿疯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