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白癜风病初期 http://pf.39.net/bdfyy/zqbdf/150211/4577569.html

编者按:今年5月中下旬和7月下旬,我市组织开展了“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蹲点式调研采访和“传承红色基因”行进式主题采访两次大型集中采访活动,这是全市新闻战线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部署的重要举措。两次主题采访活动,省、市、县三级媒体出动多名记者践行“四力”教育,深入县市区、深入一线,挖掘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发展变迁的精彩故事,探寻我市红色印记,先后推出了余篇鲜活生动、形式多样的报道,肖光盛、村级小微权力、油溪桥村级积分管理等典型人物和经验做法还得到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学习强国等中央主流媒体平台的宣传推介,产生了积极反响,效果很好。

9月11日,市委宣传部组织召开总结座谈会,6位参加集中采访的记者代表分别发言,谈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他们中,有的为我市近年来取得的瞩目成就而自豪,有的为娄底革命先烈们忧国忧民的胸怀而感慨,有的为新闻工作者在新时代所肩负的使命而深思……两次大型集中采访活动,成为全市新闻工作者一次思想认知的再升华、爱国情怀的再凝聚。现特将这6名记者的发言进行摘登,共同分享他们的见闻和感受。

第一次下井

娄底日报社阳二荣

今年5月,根据市委宣传部的安排,我带领“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化冷水江采访组,到锡矿山、油溪桥、文印小镇等地方进行蹲点式调研采访,深切感受到了这些地方这些年来巨大的变化,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锡矿山第一次下井。

在锡矿山采访的第二天,我们提议下到矿井中去,体验一把井下工人的生活。锡矿山宣传部的同志马上就同意了,而且立即做了安排。

经过简单的培训以后,我们每个人都领了一套矿工服、毛巾、矿靴、安全帽、矿灯、定位器。换上下矿服后,亲身感受到了这一身装备的重量,应该说矿工们穿戴着这样的装备进行井下作业,还是非常辛苦的。安全员反复交代:定位器要保护好,如果遇到危险,他们就可以尽快找到我们。

当时听到有危险,我心里还是有点点恐惧的。心想:我不会就这样“壮烈”了吧?一想到我是带队的,决不能临阵脱逃,我们一行高高兴兴登上了去矿井的中巴车。

走到井口,面前是一个大大的斜坡,里面灯光很昏暗,一眼根本望不到头。陪我们一起下井的老矿工,教我们如何迅速抓住一晃而过的猴车,坐上它向矿井深处滑去。猴车滑到了终点,我们以为到了目的地,师傅告诉我们,还要继续走一段路再坐猴车。换了三次猴车以后,我们总算到了离地面多米的深处。

下了猴车,我们就随着工人师傅在井下巷道里,东拐西拐,穿过一个个巷道,像是地下迷宫似的。这真是一个黑暗的世界,脚下是泥巴路上铺着铁轨,洞壁上挂着水管、电线,头顶上到处滴水。越往里走,灯光也越来越昏暗,空气逐渐变得稀薄起来,身上也感觉到了丝丝寒意。看到湖南日报的女记者邹娜妮和扛着那么大摄像机的娄底电视台两位年轻人杨程、刘俊,都兴致勃勃往前赶,我也只好硬着头皮跟上去。

杨程、刘俊说,一定要到工人采矿的现场去拍摄。去现场要通过简易楼梯爬到巷道上方一个只容许一个人通过的小洞口,在小洞口里又要顺着另一个简易楼梯往上爬,最后爬到了一个只有一米高的小通道,工人师傅在这里蹲着甚至半躺着打风钻。我们采访组七八个人居然都爬进去了,杨程、刘俊蹲着拍摄了一个多小时!

在井下的两个多小时里,从直立行走、弓腰、下蹲,到最后的爬行,整个人都已经要虚脱了。

我们后来在直升井上了升降车,几分钟后到达了地面,我又看见了火热的阳光,感觉到刚才仿佛是从鬼门关走了一回,回到地面真好。

这一次的采访,让我对井下工人顿生敬意。他们一年天,几乎天天下井,干着这样苦累脏险、超负荷的体力活,而我只不过是偶尔下一次井都受不了,他们真的很了不起!这种吃苦耐劳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

这一次的采访,更让我对我们年轻的新闻记者感到深深的敬佩,我敬畏他们的敬业,敬畏他们的无畏,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的“四力”要求。脚力是我们的基本功,更是我们对新闻的态度。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如果不是亲临现场,如果不是亲身体会,怎么能看到如此绚丽的风景?怎么能认识这群可爱的人?怎么能感受到火热的生活?

读懂“新媒体”

湖南日报娄底分社邹娜妮

今年5月,我有幸跟随娄底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采访团走进了冷水江市锡矿山,在那里感受到了“世界锑都”的新变化,也让我在采访过程中加深了对新闻报道形式多样性的理解,还有新媒体对传播主流声音的重要性。

蹲点结束那天是周五。周日晚上,电视台记者杨程大哥就在群里分享了他剪辑的采访花絮,从航拍全景到地下米,从地面植树者到矿区工人,从人物采访到记者感言,2分多钟的VCR,镜头漂亮、配乐磅礴、内容详细结合,当时看完给我最直观的感觉就是震撼。

经过授权,我第一时间把视频转载到了新湖南,在没有任何预热的情况下,这条题为《锑与地下城———带你探寻“世界锑都”地平线下米》的新闻当天晚上阅读量便破万。这就是新媒体的传播力,如此迅猛,毫不掩饰。

在之后刊发的《“我的家,世界锑都”》一文中,我整理了一些矿井之下的照片穿插在其中,因为井下的神秘和不为人知,这条新闻的效果也很好。读图时代,我这个文字记者不得不感慨,大段文字描述可能比不上一张最直观的照片更能让读者印象深刻。

再到报纸上刊发的深度报道《绿色归来》,这一次在锡矿山的蹲点采访,圆满完成在湖南日报报网端的全方位报道。不只是我,同行的记者也同样在打造新媒体产品,新闻网的罗治勇前辈不仅推出了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还以图文的形式报道了我们整个采访团队的幕后花絮。

这次蹲点采访让我意识到,今天的读者不再是读者,而是观众,他们期待更多的阅读体验。新时代,新媒体,新担当,新作为。打开新湖南(新湖南是湖南日报的手机客户端),读者会发现,无论头条还是各地频道,都没有局限在新闻、通讯等传统的表现手法上,而是包含专题片、微电影、H5、一图读懂等多种形式的传播方式。

新媒体的急速前进,对我们一线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访、写作、拍摄、剪辑后期,推着我们丰富报道的手段,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打造全媒体矩阵。但是,挑战促进改变,改变激发责任,记者永远不应低估自己的力量。

贾平凹对于文学创作有一个极其浪漫的比喻,我觉得这个比喻同样适合新闻工作,记者们所从事的新闻采访、对于真相和价值的传输,都像是“在路口种下一朵花,可以说这朵花是属于你个人的,但它超乎了你个人,因为你闻到这朵花的芳香的时候,每一个路过的人都闻到了这朵花的芳香。”在真正明晰新闻专业主义之前,我避免去泛谈新闻理想,但仍祈祷有这样的运气,屋前花香四溢。

讲好娄底故事,传播娄底声音,在报道娄底的过程中,娄底,也不断塑造了我。现阶段,娄底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关于记者的初心,它赋予我的意义,是在这个新时代里,重申新闻行业的职责,严肃报道的力量。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娄底故事

红网娄底站谭卫丰

今年5月,我参加了“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双峰和涟源组的蹲点式调研采访。7月22日至29日,我又参加了“传承红色基因”主题采访活动。对于个人来说,有汗水,有感动,有收获。对于作品来说,有温度,有品质,接地气。

就拿“传承红色基因”主题采访活动来说吧,我们的足迹走遍了每一个县市区,踏访了楚怡工业学校新化旧址,蔡和森纪念馆,李聚奎、贺国中故居等诸多红色革命遗址遗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天采访完之后,虽然身心俱疲,但我都会认真思考一个问题:这次活动如此重要,宣传怎样才能出新出彩?经过反复的思考和琢磨,我将镜头对准了基层,对准了群众,同时也对准了奋斗在采访一线的媒体小伙伴们。最终,我连续熬夜剪辑推出Vlog系列视频13期,协助美编加班加点制作《娄底红色印记》H5,在讲述了娄底红色故事的同时,也讲述了记者践行红色精神的点点滴滴。作品推出后,得到各级领导的多次点赞,也成为了讲述娄底红色故事的一个爆款融媒体作品。而在今年的4月份,我们与总站老师还一起拍摄了微纪录片《蔡和森:建党先声》,讲好娄底红色故事,传承娄底红色基因,我们一直在行动,一直在努力。

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用了湖南汝城沙洲村“半床棉被”这个红色经典故事。通过这次集中采访活动,我发现,其实娄底红色故事很多,红色资源非常丰富。譬如“中国共产党”名称提出第一人是娄底人,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曾经在娄底新化就读,中央红军为群众留下了行军被和红军灯,李聚奎将军给儿子留下的一封封珍贵家书……这些素材和线索都值得我们去好好挖掘、好好讲述、好好演绎。

娄底市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提出了要充分挖掘红色资源,讲好初心故事,开展红色教育。这与我们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在实施全面视频化转型的过程中,落实省委主要领导指示,主动担当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的神圣职责是不谋而合的。今年6月,红网成立“红视频”工作领导小组和项目组,推出了多集的红色经典故事短视频《红色故事》,拍摄了红色文化纪录片《红色印记》,并组织了首届红色短视频大赛,收到了来自全国的参赛作品3万多件。在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方面,我们一定主动而为、奋力而为,也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作为党网的红网,传承红色基因,是历史使命,也是责任使然。而作为驻娄新闻单位,讲好娄底故事、演绎娄底精彩不仅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应有的担当。下一步,我们一定以各级领导的要求为动力,以各位老师的经验为向导,在讲好娄底红色故事的同时,还讲好娄底高质量发展的故事,娄底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娄底招大做强、合作共赢的精彩故事,充分展现娄底新形象,不断提升娄底影响力,增强娄底吸引力,为娄底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为娄底的新闻舆论事业鞠躬尽瘁、甘洒汗水!

在行走中记录在记录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

娄底市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杨静

今年5月、7月我先后参加了“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蹲点式调研采访和“传承红色基因”行进式主题采访活动,随后在《娄底新闻联播》陆续播发系列报道20余篇,其中肖光盛老人的新闻报道先后被人民网、央视新闻直播间、学习强国、湖南卫视、湖南经视转发,成为我们此次采访工作中最大的亮点。

作为电视新闻记者,在采访中我们牢记初心使命、不断锤炼“四力”,努力实现我们出发前定下的目标:“用脚步亲吻湘中沉厚的土地,用眼睛研析城乡变迁的烟云,用心灵感悟时代缤纷的记忆,思索同心奋斗的动源,书写戮力上行的希冀。”要说自己在采访中的见闻感悟,我总结了四句话。

一是所见:在采访过程中,我看到了变化,也看到了永恒。

比如:肖光盛老人在工作时甘当“一块有用的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在退休后用三个“爱心十年计划”,帮助了千余名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肖老不同阶段、不断变化的人生目标却始终诠释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至死不渝的初心。如今,他又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肖老的“爱心”将被更多人看到和传承,我也十分庆幸自己能够亲历、见证。

二是所闻:在采访过程中,我听到了世事难料时的艰难、坎坷,也听到了攻坚克难后的美好、欣喜。

比如:在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吴治凡源自于大山的奋斗故事里,我们听到了吴治凡创业之初不被理解的孤单和辛酸、守业时一场大火后的欲哭无泪和从头再来,也听到了吴治凡对“靠双手勤劳致富”的斩钉截铁和“带领乡亲们转型致富”的美好憧憬。

三是所思:在采访过程中,我思考信仰的力量,也思考奋斗的意义。

比如: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七个开国上将之一的李聚奎,他不仅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新中国成立后,他在曾工作过的四十多个岗位上也敬业勤勉,创造了众多辉煌业绩;在生活中勤俭自强,教育子女遵守纪律,接好革命的班,用自己的一生实践了当初在党旗下的誓言;即使是临终前,他仍叨念着他的入党介绍人……对党忠诚是他的信仰,为民谋福是他奋斗的意义,他80岁时给自己写下座右铭:“纵然给我更大的权力,我也决不以权谋私;纵然给我更多的金钱,我也不丢掉艰苦奋斗;纵然让我再活八十岁,我也决不止步不前。”如今读来,他的话依然能够震撼心灵、让人热血激荡,从而激励自己去审视自身的德行修业。

四是所想:在采访过程中,我解读着别人的人生,也设想着自己的人生;记录着别人在成败得失中的起伏,也细数着自己于成败得失间的收获,总能从中汲取正能量。

多年来,面对传媒变革所带来的挑战,我们未敢懈怠,总是努力迎接挑战,怀揣希望、脚踏实地,一直保持着奋斗的姿态。尤其是在现今传统媒体面临发展困境,在改革、改制浪潮接连逼近之际,在三五同行纷纷转择他业之时,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骤增之间……我们在惶惶不安、反复自我质疑后依然坚守在这里、没有离开,正是因为我们在别人或惊天动地、或平凡朴实的美好中找到了坚持的意义。所以我觉得每一次深入的采访,都能够让我们“在行走中记录,在记录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在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的同时,也让自己的思想得到洗礼,心灵收获力量,从而认识到,未来不管我们所处的行业、岗位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能做的就是:坚守初心,努力学习,做好自己!努力让自己成为“想做事、会做事、做成事、好共事、不出事”的可信可用的德才兼备之人,方能以不变应万变!

传承风清气正的红色精神

《娄底广播电视报》肖鹄

7月下旬,我参加了“传承红色基因”行进式主题采访,最大的感受是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采访,还是一次爱国教育,一次心灵的洗礼。

采访前,我认真看过“半条被子”的故事。我就想,娄底传承的红色基因应该是什么?在当下更应该是什么?采访中,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娄底这块热土上的红色精神。比如奉嘎山里长征红军不畏艰难的精神,罗盛教舍己救人的精神,锡矿山上为自由而不懈斗争的精神,还有蔡和森光辉的一家人为匡复中华而舍生取义的精神……我在采访时,为他们的情怀和理想而感动和震撼,也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其中,我尤为震撼的是李聚奎给涟源亲人写的几封家书。那几封家书有李聚奎的亲笔信,也有他在重病之时委托秘书写的。这里面既饱含一名老红军对亲人的不舍之情,也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

新中国成立后,李聚奎这位开国功勋自然是身居高位。此时,他在涟源的亲生儿子几次三番来信,希望能帮其进城,当个城市人。但是,李聚奎在回信中对其进行了严厉指责,甚至说如果继续提出这些要求,就不要再往来。而且,我还听李聚奎的孙子谈起,他们一家人去探望爷爷时,当地政府官员也想趁机去结识一下,但李聚奎非常“不给面子”地拒绝了。按照常理来说,或是血浓于水的亲人,或是家乡的父母官,作为一个开国上将对其给点关照不是应该的吗?但是,李聚奎不愧是一名共产党员,他用一生践行了自己“三个纵然”的誓言。

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的政党,而不是为个人捞好处的地方———这就是通过李聚奎的家书,传承给我们的一种红色精神。今天,我们更应牢记和发扬这种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的八项规定,反对“四风”;坚决抵制车轮上的铺张、舌尖上的浪费、会所中的歪风。从吃喝到出行,从节庆假日到日常工作生活,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做风清气正的表率,从而使社会风气更加清新。

另外,我还有一个建议。娄底的红色旅游资源其实很丰富,但是开发力度还是不够,也缺乏更好的策划。如果能将全市的红色旅游作为一整盘棋来规划,不仅可以使我们的下一代在家门口就接受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还可以推动我市的旅游经济发展。

聆听他人故事汲取榜样力量

5月至7月,我参加了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蹲点式调研采访和“传承红色基因”行进式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娄底5个县市区,看了很多地方,听了很多故事,也有了很多感悟。

5月15日,我随“壮丽70周年·奋斗新时代”采访小组前往涟源市税务局采访肖光盛老人,以前多次听过这位老人的事迹,第一次见到其人,和我想象中的略有不同,他满头白发,穿着朴素,虽是89岁高龄,但精神状态很好,说话声音清晰有力。他向大家说起他的爱心助学故事,带着记者去看望他资助的学生,总是说起他要帮助个贫困生完成博士硕士学业的目标,要为国家培养人才。9月6日,肖老当选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从北京回来,在高铁南站,我跟随着市文明办参加了采访,大家让肖老说几句话,肖老又说起了他那个贫困生的目标,信心十足。我想,应该就是这些一个个的目标,让一位将近鲐背之年的老人有了一股子精气神,神采奕奕,老骥伏枥,老当益壮。

7月25日,参加“传承红色基因”采访活动,此前,我听过李聚奎活捉国民党师长张辉瓒、扮成乞丐回红军等故事。我们在龙塘镇看了开国上将李聚奎的故居,在涟源工贸中专看了陈列室,与他的孙子谈起了他的生平事迹,在那一封封家书中看到了他不同的一面。李聚奎和原配黄正秀的长子李贤书是个地道的农民,次子李鉴书上过军校,年下放回到涟源成为农民。李聚奎的儿子写信给他,去北京找他,要求解决工作,在被拒绝后,又写信给邓小平,邓小平把信转给李聚奎,李聚奎非常生气。他在回信中的一些话,我印象很深刻,“国家的规章制度更加明确更加严格,你们都知道,应该自觉遵守”“你的思想还是老样子,没有一丝进步的表现,仍然想高人一等,这是一种特权思想”“你起码可以从报纸上看到,任何人不能搞特殊化,任何人也没有特权”“国家的建设是按照分工的原则,尽职尽责,搞好农业生产是搞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部分,都不搞农业生产,粮食从哪来”“有合理的要求,可以和涟源县委商办,你不要来北京了,过去多次警告过你,后果你不知道吗”……李聚奎给儿子的回信,堵住了儿子“走后门”的路,对儿子进行了批评教育。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种老一辈革命家公私分明、大公无私的精神,值得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fengzx.com/sfxzf/1479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