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12日,黑龙江日报整版刊登了《宝清:全力打造“中国北方富硒食品之都”》,全文如下。 核心提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双鸭山市宝清县全力打造“中国北方富硒食品之都”,拉开了全县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的序幕。这项以做强富硒产业、发展特色经济为突破口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精细化加工、市场化营销、品牌化建设为理念,把富硒产业打造成为产、购、储、加、销“五位一体”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打响“中国北方富硒食品之都”品牌。 千年北大荒,万垧黑土地。 宝清县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辖区内的七星河湿地风景如画。 年,经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勘查,宝清县地处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带之一的三江平原腹地富硒“核心区”,全境拥有近平方公里富硒区域,占总耕地面积的1/3,富硒土壤含量为~微克/公斤。 这是大自然对宝清县的厚爱。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而我国又有大量人口相对缺硒。研究表明通过食物补充硒,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近年来,宝清县坚持把发展富硒产业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抓手,开展了富硒水稻、玉米、小麦、大豆、小米、马铃薯、杂粮、杂豆和木耳等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 如何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打造“中国北方富硒食品之都”应运而生。除了依托富硒资源带优势,围绕增收选好产业、找对路子,带动农民致富增收外,宝清县还打出了一整套富硒产业发展组合拳,全面打响以富硒大米为主的优质农产品品牌,做大做强富硒产业。 春种、夏忙、秋收、冬藏,记者数次来到宝清采访,探究这里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好产品卖出好市场 最近一个多月来,宝清县美莱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艳萍一直出差在外,忙着与企业签订订单:与北京首农集团签订销售优质富硒米0吨、与上海田野农产品配送公司签订销售富硒米吨,与上海谷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销售富硒稻姬大米吨…… 在9月底举办的欧亚经济论坛·第九届“一带一路”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论坛上,禾乐田园科技有限公司的有机富硒大米、全麦面粉、黄豆和豆油等优质农产品受到客商好评,并成为“一带一路”农业与食品交易信息平台指定供货基地。 和平谷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明军带领村民,通过种富硒水稻,注册“冷泥”富硒米商标,并且开办了网上商城,仅年就实现了线上销售余万元。年,该合作社收入突破万元,社员人均增收5万元。如今,合作社在县政府的支持下建起了全省最大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有了“身份证”后的富硒大米,在市场上更受消费者欢迎,已经卖到全国各地了,北京、上海、广州、香港这些地儿都有,最高能卖每斤58元。 客商在“中国·宝清农耕文化暨富硒农产品产销对接会”上观摩富硒水稻人工插秧。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轻型无土基质育秧技术现场会在宝清县召开。 宝清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对富硒大米质量严格把关。 有资源还要有作为 年初以来,宝清县进一步加大了富硒产业的推进力度,举办富硒农产品产销对接会、远赴“黑土硒都”海伦市考察调研、组团参加硒博会、调整富硒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立大米协会……一系列的新举措紧锣密鼓,一批批大客商纷至沓来。 今年5月,在宝清县举办的“中国·宝清农耕文化暨富硒农产品产销对接会”上,宝清县签订订单余份,签约面积达万亩。宝清县政府与湖北恩施州人民政府签订了富硒产业联盟发展战略协议,与中国地质大学签订了富硒功能农业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网库集团中国大米产业网签订了红小豆产业电子商务基地项目合作协议。宝清县成为中国生产力兵商创新产业联盟特质富硒产业基地、中国科技大学苏州硒谷研究院功能农业示范基地、北京“首农”集团富硒大米供应基地、维维集团有限公司富硒高蛋白大豆供应基地。 9月6日,宝清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薛秀萍等一行9人组成的调研组赴松嫩平原富硒土壤核心区海伦市考察调研富硒产业发展情况。调研组考察了主营甜粘玉米的原野食品有限公司、主营毛葱的中际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共和菇娘交易市场和国富大鹅养殖基地,并与海伦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富硒办等单位的相关领导及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交流座谈。回来后,调研组撰写了《考察海伦市富硒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对提升宝清县富硒产业发展水平提出了意见、建议。 9月26至30日,宝清县政府组团参加了第四届世界硒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宝清县副县长韩恩波作专题发言,详细介绍了宝清县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富硒产业发展情况。会上,宝清县人民政府与恩施州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同推进中国硒产业发展地区硒产业标准化建设战略合作协议”。 日前,为巩固双鸭山—深圳合作成果,进一步拓宽双方合作平台,宝清县邀请深圳农产品集团旗下所属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集团董事长高巍一行8人前来考察。双方就充分发挥宝清县优质农产品产地资源优势、上农批销售平台资源优势,形成优势资源互补,共同建立优质农产品产销联盟达成一致意见。宝清县政府与“上农批”签订了产销联盟协议,宝清县大米协会、宝清县3家合作社与“上农批”精选的有粮食销售能力的10家经销大户进行了产销对接,签订了年销售富硒大米10万余吨和杂粮、杂豆等优质农产品余吨的购销协议,年销售额超10亿元,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 宝清富硒大米进军深圳市场。 宝清县富硒产品专用标志。 三江平原土壤硒元素分布图。 新思路看到新希望 为打响以富硒大米为主的优质农产品品牌,做大做强富硒产业,打造“中国北方富硒食品之都”,全面进军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为主的销区市场,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宝清县就建立产销联盟事宜做了扎实的准备工作,打出了一整套富硒产业发展组合拳: 一是组建富硒产业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王国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薛秀萍、政府代县长盖焕友亲自挂帅,负责决策富硒产业发展重大事项、顶层设计及政策制定,并指导合作社、种植大户组建了富硒产业协会和宝清县富硒大米协会。成立了宝清县富硒产业发展中心。它隶属于农业局的正科级事业单位,下设一室三办(办公室、生产办、市场办、宣传办),确定了15个事业编制,对工作的有效开展给予了组织保障。 二是严把质量、品牌关。近年来,宝清县积极开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富硒食品的认证,在全省率先完成县级检测中心认证,达到全省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领先水平;建设了“互联网农业”高标准富硒农作物生产种植基地9个和田间物联网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有效地保证了富硒农产品的品质,被评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客商与参加展销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深度交流。 农产品产销对接会上,客商品鉴宝清富硒杂粮。 宝清不断深入溯源机制建设,对富硒大米产地严格把关认证。从种植基地、品种选定、田间管理、产品加工到市场销售进行全过程规范管理,打造“天然富硒”品牌。实行统一化验、加工、标识机制。由政府统一采购化验设备,逐地块抽检化验建档。 大米协会通过投票的方式指定了三家高端米厂统一加工、计量,并由政府富硒产业发展中心统一发放“宝清县硒产品专用标志”标签,从源头上制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富硒大米市场。 三是建立价格指导机制。根据不同地块、不同品种,结合抽样检测结果,综合包装、营销等多方面因素,由富硒办建立价格指导机制,防止低端米涌入中、高端米市场及以次充好现象发生。 四是建立“押粮官”制度。县委县政府从后备干部中抽调精兵强将,派往上海等销区市场,从产销区企业签约、配送到进入销区市场实施全过程监督,确保运往销区的富硒产品货真价实、保质保量。同时,及时向联盟产区领导小组反馈销区销售情况,及时调整销售思路,并扩大销区合作线索。 截至目前,宝清县共建设高标准富硒农作物种植基地多个,有绿色标识59个,总面积30万亩,全县有70多家从事富硒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农业企业及农民合作社,发展势头良好。打造出了“冷泥”、“稻姬”、“禾乐田园”等一大批知名品牌,全县富硒产业实现经济效益9亿元。 记者从宝清县富硒产业发展中心获悉,下一步,宝清县将成立果蔬、大豆、玉米、杂粮等专业协会,通过协会带动合作社和农户提高富硒农产品品质,打开市场。聘请高校科研单位专家,科学编制《宝清县富硒产业发展长远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思路、布局和措施,统筹推进富硒产业持续发展,变富硒资源优势为富硒产业优势与经济优势。 文/摄马淑芬本报记者刘晓云 ↓↓↓原文链接 赞赏 长按最专业的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癜风医院好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