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戴治平,是原双峰县农业局局长、原双峰县政协兼职副主席、原农工党双峰县委主委。年3月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青树坪镇,年3月加入农工党。他是教授级高级农艺师,省农业系列高级职称评委,娄底市农业系列中级职称评委。 是的,他这一辈子,注定就是要跟农民交往一辈子,农民群众都称他“好朋友”! 好朋友好在哪里?好在他一直在为双峰的粮食生产努力奋斗。80年代中期,全省提出开发吨粮田,在双峰县大村办点。戴治平在—年担任省、市、县吨粮田开发大村基点工作组组长。在这三年里,农民群众每天都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在田间地头,他带领技术人员在做试验,即使烈日当空也只是一个斗笠遮挡,即使黄昏来袭蚊虫叮咬也不曾退避;在屋堂街口,他从来都是一身农民打扮,与农民交谈,释疑解惑、共同探讨。在他的带领下,大村扎实开展杂交早稻高产试验示范,探索了实现双季稻田亩产吨粮的技术途径,成为了全省农业生产的一面旗帜。在双峰县政府的安排下,组装了吨粮技术体系,成为长江流域第一批过吨粮的县市。年在实现亩产吨粮以后,他又及时提出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双峰粮食生产连续15年亩产过吨粮。实现了“种三产四”和一季杂交加再生稻亩产超吨粮的新目标。年、年袁隆平院士先后两次到双峰县观看高产样板。年以来,双峰县年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农业局领导班子年年被评为“优秀领导班子”。 图为袁隆平与戴治平合影 好朋友好在哪里?好在他一直在不断地推广和研究农业生产技术。白天他安排完局里的工作后,就与技术人员一起下乡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技术推广情况,查找农业技术问题;晚上他挑灯夜读,从书本中寻找技术问题的突破口。年,针对粮食生产发展的新动态,他及时在提出在技术上突出重点抓种子和虫子二子,使双峰粮食生产获得了大丰收。在他的推动下,双峰县测土配方、有机质提升二个项目曾经全省考评第一,农业项目资金、农产品安全管理、农业行政执法曾经全市第一,全省前列。他本人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荣获部、省、市、县科技成果32项,其中省部级8项。25岁破格晋升中级职称,33岁破格晋升高级职称,43岁破格晋升教授级职称,并2次评为农业部先进个人,成为了省中青年专家、省劳动模范。 好朋友好在哪里?好在他一直在努力思考和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他对“三农”问题有着深深的感情,持续三十年开展“三农”工作调研。多少个节假日,他在走村串户、了解民情;多少个夜晚,他在冥思苦想、寻求对策。三十年来,他向当地党委政府提过很多书面建议,《调整稻田耕作制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加快土地流转,建设现代农业》等等,得到了当地政府采纳,有效地解决了“三农”问题。有的建议还被省部级农业刊物采用,发挥了很好的参考作用。他还帮助农民的子弟成长。近些年来,他先后资助两名贫困学生,资助资金达5万元。 这就是他,农民群众真正的好朋友。他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农村大地,把自己的智慧献给了农业,把自己的工资献给了农民子弟。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由于长时期重负荷的思考和工作,他被检查出脑梗塞、脑神经断路、轻度脑萎缩。可就在卸任县政协副主席、县农业局局长的会上,他仍然说:“让我以敬业和创新的精神,勤奋和务实的作风,公正和廉洁的形象,为促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双峰现代农业发展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忠肝义胆为三农,满腔热血酒春秋。这就是戴治平,这就是双峰农民最热爱的好朋友戴—治—平! 审核:钱俊清 编辑:唐莎 图文:农工党娄底市委 ▼更多精彩推荐,请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fengzx.com/sfxzf/995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