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民俗:“七月半” 图文/龚向阳 “七月半”,是指农历七月初七至七月十五日。在双峰民间有“接祖”、“送祖”的习俗,是除清明节之外追念祖先的节日,又称中元节。 在永丰,七月初十至十三,很多人家把去世的祖先“灵魂”接回家中。先在厅屋设祭案,把供奉祖先的灵牌和遗像从神龛上请下来,清扫干净,摆放于祭案上,再奉上鸡、鱼、肉三牲和茶、酒及水果等供品。每天三餐都要先供祖先,然后家人才能进食。 近年来,永丰民间一般在初十左右接“新客”,十三左右接“老客”。年内(去年七月半后)去世的亲人,叫“新客”,往年去世的亲人,则称“老客”。 七月十四日,是送祖的日子,俗称“送客”。这天傍晚,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为祖先送行的“包”,“包”内装冥纸、是给亡人的盘缠。如年内有亲人去世,则称烧新包或新纸。当晚供奉的酒菜丰盛,全家依次跪拜后,就在门外“烧包”,加上冥纸燃烧。旁边放一盆水,内有一麻线,上搁一算盘,是给先人串钱和收钱算账准备的,还会在火堆边撒一些米饭,打发给“孤魂野鬼”享用,以免他们半路打劫。 送祖仪式结束,相传亡人就会返程去参加第二天的“中元会”,乘船去扬州看戏。 送“新客”的人家,会收到街坊邻里、亲朋好友送来的“灵屋”、“金银山”等,将这些阴财焚化,先灵便会在阴府享用。“七月半”从表面看,迷信的气氛较浓。 但从民俗学的角度考察,祭祖、烧包带有饮水思源,慎终追远,缅怀亡人之意。就像今天对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以及空难等遇难的同胞亲人,点上一支蜡烛或献上一束鲜花,表示哀思一样,是一种祭奠的仪式。对研究民族迁徙,社会经济、人口变化等专题,可视为珍贵的文献资料。 至于近些年在“七月半”期间,“香火”摊上出售的纸制“别墅”、“香车宝马”、“冥币”等等,已经到了荒唐的地步,应予摒弃。民俗应继承,也该有改良。 随着城镇化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转变,多数居民已把“七月半”缩短为一至两天,十三日接祖,十四日送祖,或当晚接送。缅怀,在于内心的真诚,而不在于铺张的形式;简化,已渐渐成为趋势。 (原载-8-23双峰网) 广告合作 (白癫疯白癜风传染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