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廿五, 是磐安人真正的小年, 今天过后人们正式进入过年的节奏。 关于小年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而咱们磐安、东阳一带,农历十二月廿五才是小年。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掸尘”,也就是年终大扫除。室内屋外,房前屋后,彻底清扫,把家里打扫得窗明几净,衣被等洗刷一新,意思是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了磐安人破旧立新、辞旧迎新的愿望。 老人说从今天开始,到年三十为止,每一天都是黄道吉日,是婚嫁的好时候。 廿五开始,每个人都要和和气气,不能说不吉利的话;这一天债主不能上门要债,若是上门被欠债的骂了,也只能自认倒霉。 更重要的的是,今天开始 过年的各种美食都可以准备起来啦~ 欢欢喜喜买年货!今年县城的年货市场从原来的城滨路搬到了小商品市场对面的东溪街停车场,大家别走错了哦~ 馒头方前一带,廿六开始要做馒头了,像山一样堆起来,见人就分馒头。刚出锅的馒头在方言叫“落笼馒头”,蒸笼掀开的刹那,水汽蒸腾,一个个白嫩嫩、俏生生的白面馒头让人口水直流,这时候的馒头是最好吃的~ 尖山、玉山一带,过年家家户户都要捣年糕。 做米糕 尖山人在11月之前开始酿米酒。泡米、蒸饭、凉饭、拌红曲、量水、装缸、发酵。一直到年前,开始最后一道工序——过滤出酒。 过年期间,亲朋好友间小酌一杯,真就是“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意境了~高二地区过年必备的美食就是泡鲞啦~刚出锅烫的时候吃到嘴里,满口生香,口感松软且不腻,还带着阵阵鸡蛋香味。 煮“猪头” 磨豆腐 用米糊糊贴春联~所有家人聚在一起,为新年做准备,虽然忙碌,但却觉得日子悠闲而充实,做一切都是开心的~ 而最忙的就是大年三十这一天了! 磐安人一般在这一天要“谢佛”,午饭过后,先拜天敬地,再拜灶君、拜土地、拜太公,感谢他们一年的保佑。 这东西叫挈篮,年三十、年初一用它装猪头到庙里谢佛,意为从年头拜到年尾,以示虔诚。 方前人这天下午都忙着做卷饼筒的面皮。然后在谢佛的时候,摆上猪头一只、鸡一只、白米饭三碗、豆腐三碗、卷饼筒的面皮三盏,每盏三张,由家里的男主人挑着担子去庙里。 ▲装猪心肺的“小饭箩” 冷水、新渥、深泽、仁川、双峰一带的人,年前,女儿家如果杀年猪,要把猪心肺烧好,装在“小饭箩”里送给自己的父母,叫“猪福”,意为“祝福”,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女婿则要炒米粉孝敬岳父。尖山一带的人会在年三十包粽子。 除夕夜晚上,乡下有灶台的地方,一家男女老少,围着火炉闲话家常,守岁。一直到夜里“子午相交”之时,家家户户大放烟花爆竹,天地震动,盛况空前。 正月初一,信佛的磐安人会在这一天翻山越岭去拜佛,走得路越远、爬得山岭越高、起得越早,说明人越虔诚,也就越能受佛祖保佑。 大年初一,磐安有些人家早餐吃羹,中午吃粽,意为“有耕有种”;有的用旧年除夕剩饭烧泡饭,意为新年有存粮吃;有的吃年糕,意为一年高一年;还有的地方吃芋头粥,意味着年年有余,而且必须是家里男人来做,因为女人辛苦了一年,正月初一早上也要休息一下~ ▲娘家装果品送到女儿家用的“考箩” 在冷水、仁川、新渥、双峰一带,女儿出嫁后,母亲会在当年年前,用两只考箩装满糖食,再放进青粗布袋里,送往女儿家。 待来年大年初一“新媳妇请茶”时招待用,到时候要请全村的村民喝茶,意为“女儿出嫁到贵村,成为村里的一员,请乡邻们多多照应”。媳妇要烧长寿面给公公婆婆吃。 年初一,所有人不能干活,不能吵架,不能扫地,和和气气、干干净净过春节。 看到磐安的这么多春节习俗 小编只有一个感想 ↓↓↓ 亲们,如果你们还有什么过年的习俗 欢迎留言告诉小编! 让我们一起找回渐行渐远的年味~ 图文:杨馥嘉张凌宏吴利良编辑:蒋柳柳 扫描中成药治疗白癜风招聘网络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