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位认证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师”的网友发博称: “刚从派出所回来,到那边报案了。上午收到诈骗短信,知道我的姓名电话和头像,一看就是合成的照片,而且陆续发了两条短信。不能纵容这种短信敲诈勒索,必须寻求警方依法解决。个人信息泄露严重呀,期待着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这条微博很快得到知名高校教授、历史学者于赓哲的转发,他表示:“不止一位老师受到类似敲诈,用合成的不雅照片勒索钱财。骗子就是玩个概率,心里有鬼的就掏钱了。以前这招是针对党政干部的,最近延伸到高教界了,至于从哪里得到的信息就不清楚了。” 另一名认证为“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明清史学者”的博主似乎也遭到了相同的诈骗,转发说“连床上背景也不换换,差评。” 在相关微博的评论区,有网友补充了类似骗术的信息。有人说这种骗术由来已久,以前主要是靠写信。还有人说自己的家乡“假证之乡”是进行这种骗术的主力军。 所谓的“假证之乡”是指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网友说是“干这个的主力军”并非空穴来风。某媒体曾梳理了裁判文书网上15年和16年全国法院审理的19起利用PS隐晦图片敲诈勒索的案件,作案地点虽遍布全国,但41名涉案被告均来自湖南,有28人出生于双峰。 通过检索发现,此类案件曾在年前后集中爆发,引起舆论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