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朱瞻基(年-年1月31日),明朝第六位皇帝。↑↑↑ 明朝宣德3年(公元年),双峰邱氏始祖邱孟志等人迁居于双峰。 中村集福堂↑↑↑ 经过繁衍生息,邱氏家族不断壮大,渐渐演变成水头、中村和水尾三个小队。这三个小队共同拥有一个庵庙——集福堂,位于中村。庵庙里面供奉着观音和其他两个神像。 逢年过节或者初一十五,人们到集福堂给庵庙里面的神像烧香。做福或者婚假等大事发生时,人们把神像请到现场。甚至孕妇难产时,人们也把神像请入家门来辟邪和保佑,以求母子平安。 但是,由于路途遥远,对于水尾人和水头人来说,请神像的过程很不方便。 有一次,一个水尾人到中村集福堂把神像请到水尾。完事后,他把神像背在身上,准备把他送回集福堂。但是,他却在路上把神像给背丢了。这件事情在水尾和水头引起很大反响,这两个地方的人都觉得神像请来请去很不方便,所以决定各自供奉神像。于是,水头和水尾便开始着手建造自己的庵庙。水尾首先建起盛熟宫。原来的观音佛像最后落座于盛熟宫,集福堂另外雕刻一个观音神像来供奉。 明神宗朱翊钧(年9月4日-年8月18日),明朝第六位皇帝。↑↑↑ 明朝万历44年(公元年),水头也建造了自己的庵庙——崇庆桥保安亭。在它刚建好时,一阵倾盆大雨后,山洪爆发,森林里漂来一根巨大的樟树头。它流到保安亭下面的水潭后,留在那里,不停转圈。几天后的一个晚上,这个树头产生四朵蓝色的火焰。对于这个现在看起来很普通的磷火自然现象,当时的人们以为是个吉兆,于是把这个樟树头捞起,请雕匠把它雕成一尊观音和三尊祖师公神像。神像开光时,道师说这三个惭愧祖师是广东梅州阴那山灵光寺的惭愧祖师的分身,需要定时到那里进香。于是,双峰形成了十二年一次前往阴那山大进香的传统。 樟树头雕刻的三尊惭愧祖师中,一尊惭愧祖师留在水头保安亭,另外两尊给了水尾盛熟宫和中村集福堂。这样,三个小队分别有了自己的观音和惭愧祖师。 虽然有了各自的庵庙,但是全村人还是保持一起到阴那山进香的传统,并在后来的某个时刻出现六年小进香的传统。 十二年一次大进香,六年一次小进香。大进香采用抬轿的方式,两人一前一后抬轿,惭愧祖师坐在轿里。 因为小进香不要求惭愧祖师亲自到阴那山,所以一般采取下面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用篮子挑。一个人用扁担挑,扁担的两头,一头放着烧香的炉子,另一头放着其他进香物品。 第二种是用后背背。一个人把一尊惭愧祖师用绳子绑在身上,背着前进。 进香出发前,村里选出一些德高望重并且身体健康的中老年人和一些身强力壮的年轻人组成进香队伍。全部由男丁组成的进香队伍带着三尊惭愧祖师向广东方向前进。剩下的大部分村民组成送行队伍,队伍长达数公里。送行队伍开始行走时,队伍从水头的石古公王一直延伸到水头与上版交界处的岭头垵,场面十分壮观。 从水头开始,送行队伍把进香队伍送经上版、下版村和文峰村,直至永定的奥杳。以奥杳为入口,进香队伍经过永定的湖坑、大溪、岐岭和下洋,然后进入广东地界。从广东茶阳起,进香队伍开始最漫长最艰难的路段。 当时不仅没有交通工具,甚至连道路和桥梁都不存在。进香队伍不得不翻山越岭,搭船过河,其艰苦程度,不亚于西天取经。 困难不止于此。以前,几乎没有双峰人受过学校教育,所以他们只讲闽南话,几乎没人会讲普通话。这样,从永定奥杳起,进香队伍开始面临语言的难题。在永定地段,当地人讲客家话。在广东,人们讲粤语。语言的障碍给进香队伍的旅程增加了无穷的困难。 当进香队伍风尘仆仆归来时,他们总是受到英雄般的礼遇。人们再次组成欢迎队伍,去到文峰村迎接。这时候,进香队伍往往已经花费了十多天的时间。 尽管诸多困难,双峰人还是坚持不懈到阴那山进香,直到破四旧和文化大革命爆发。 在破四旧和文化大革命时,庵庙和神像都受到红卫兵的大肆破坏,观音和惭愧祖师佛像也数次险遭灭顶之灾。 有一次,村民得到红卫兵要到来的消息。他们提前烧掉一个木头和一些衣服,声称他们已经自行烧毁神像。红卫兵不甘心毫无收获,就顺手烧掉了佛像出门坐的轿子,然后扬长而去。在被烧毁的轿子的灰烬中,人们发现了数量不少的黄金。那是镶嵌在轿子里的金子。直至轿子被烧毁,人们才知道那本是一座很有价值的轿子。 最危险的一次,水头的惭愧祖师几乎被烧掉。在红卫兵破门而入的千钧一发之际,幸亏一个村民冒着生命危险奋不顾身地把惭愧祖师私藏起来,才免遭红卫兵的焚烧。 在这个最动荡的时期,在双峰人奋力保护下,三尊惭愧祖师均完好无损。但是,文化大革命给人们的心理留下的足够的心理阴影。 年,又到了双峰村惭愧祖师的阴那山进香年。带着土改和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心理恐惧,村民们偷偷摸摸地把阴那山进香提到议程上来。 但是,偏偏又节外生枝。 水头人聚在一栋民房二楼讨论进香事宜时,房屋突然倒塌,造成一人死亡,多人受伤。 政府官员介入调查,进香因此搁浅。因为水头、中村和水尾三个小队历来一起前往阴那山进香,水头发生的事故也影响了下面两个小队的进香计划。 没有人想让十二年一次的进香传统中断在自己那一代。所以,最后,水头、中村和水尾决定分头进行进香。为了尽量把事情弄得隐蔽,水头甚至不惜缩小进香队伍,又把抬轿的方式改为肩挑的方式,一人肩挑,一头放惭愧祖师,另一头放香纸。 那一年的进香,水尾的进香队伍在版寮与一伙在那里伐木的芦溪人发生纠纷,所幸,进香没有受到多少耽搁。 文化大革命之后的第一届进香就这样有惊无险地完成。那届进香路途所花时间也大大减少,因为很多地方都开辟了道路并且架设了桥梁。进香队伍走路到永定湖坑后从那里开始有车可坐。经过几次转车和步行,最后到达阴那山。惭愧祖师第一次坐上了现代化交通工具。 第二届大进香发生在年,三个小队分头进香。这一届进香与上一届的最大不同是彻底告别走路的方式。因为有了交通工具,双峰人第一次实现了一天完成阴那山进香,进香人数也由原来的每个小队几个人激增到每个小队上百人。 年的湖坑镇↑↑↑ 但是,那一届水尾进香遭遇重大事故。在回来路上,进香队伍在永定湖坑镇停下吃晚餐时,几个当地流氓进来挑衅。由于歹徒手握凶器,进香队伍被冲得七零八碎,很多人不得不露宿街头,一些人甚至被打至重伤住院。 第三届大进香发生在/年。 那一届的进香的又一大进展是进香队伍开始有女性加入。尽管数量十分有限(水头、中村和水尾加起来不足5人),但这却是一个里程碑的转变。 由于有了手机,年进香的组织变得异常顺利。 从这一届开始,进香活动开始进行全程录像。 年水尾和中村一同前往阴那山小进香,水头没有举行任何进香活动。 第四届大进香将发生在今年。 农历十月初一(新历年11月18日),水头打响前往阴那山进香的第一炮。 农历十一月初九(新历年12月26日),中村前往阴那山进香。 农历十二月初二(新历年1月18日),水尾最后前往阴那山进香。 比起往届,这一届的进香的变化有: 一是进香队伍的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女性的井喷式增加; 二是交通工具的多样化和交通工具安全系数的大大提升。 三是首次利用网络进行募捐,募捐所得的资金这将使进香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从全村勒紧裤腰带集资到阴那山进香,到现在网上募捐动辄数十万的活动经费(截止此文发稿,水头的募捐金额已超过30万元),从清一色男士进香到现在女性积极参与进香,从走路的方式进香到现在的驾车前往,双峰进香的历史正好是中国发展的缩影,它侧面上反映了中国从贫穷一步步走向强大。 附上文化大革命之后的历届双峰阴那山进香的香主和大总理 第一届(年) 水头香主/总理邱金成邱储立 中村香主/总理邱飞来 水尾香主/总理邱洋教邱木山 第二届(年) 水头香主/总理邱耀南邱宁川 中村香主/总理邱火烟 水尾香主/总理邱水旺邱发浦 第三届(/年) 水头香主/总理邱进来邱学进 中村香主/总理陈柳树邱财顺 水尾香主/总理邱碧灿邱庆富 年小进香 中村香主/总理邱建如邱亮昌 水尾香主/总理邱黑九邱月辉 第四届(/) 水头香主/总理邱必瑜邱文笔 中村香主/总理邱流通邱意君 水尾香主/总理邱辉乐邱仁义 点击阅读本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中科白癜风让国庆不白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