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爱故事- 一个喜欢自我颠覆的文青 一个有嘻哈精神的书店老板 在他的故事中 有无数的偶然和必然 ●●● 郝正伟,大理双廊热门客栈海地生活的合伙人,发生书店及民宿的老板。从班主任到浪荡的背包客,从不靠谱的文艺青年,到双廊最美客栈的合伙人及书店老板,他充满Freestyle的故事让人不禁琢磨,生命中的偶然与必然,是如何有趣地纠缠在一起,又极有可能擦肩而过…… 文、图 郝正伟 1 试一下 大不了就当中途退休一年 第一次到大理是年。之前在上海电影艺术学院教务处工作,兼两个班的班主任。因为没读过大学,在学校工作的前两年充分满足了虚荣心,两年后新鲜劲过了,钱挣不了多少,工作乏味、发挥不了自认为有的创造力,导致看不惯的事情更多了。为了证明自己的创造力,那年烫了个头,非洲的那种卷儿卷儿头,假装来自多米尼加的访问学者。这并不解决问题,还是觉得无聊,顶多给领导添点恶心。带的那两个班的学生毕业后,暑假我就辞了职。 当了两年班主任,带的学生毕业了 烫了一头非洲卷儿的正伟,在那个夏天辞职了 那时候大家都在抱怨工作,但我是最早行动的人,便让大家觉得这个家伙挺楞、挺可怜,说我像村上春树说的那个鸡蛋,还送我《月亮与六便士》。我也觉得自己是要去刺秦王——当一颗挺悲壮的鸡蛋。 十月,坐上绿皮车来了云南。大理古城那时候游客不多,住户和商家混杂,不繁华,但比较实在,比较亲切。人民路有很多嬉皮,中国的、外国的都有,闲散的、忧郁的、狂放的、茫然的;和其它景点不一样。三里屯和新天地最多也就是雅痞,这儿都是永远年轻,永远泪流满面,或者让傻逼泪流满面。 年在上海的正伟和之后到双廊放飞自我的他 跟海地生活结缘是去双廊玩儿的时候,老板是嘉明,也是高地的老板,朋友介绍,说去海地没准能打个折,那经常会有背包客和疗伤的单身女青年,也许你还可以当个护士。 那年一共在海地住了两次,可能是因为老板不常在,大家的状态都比较放松,或是洱海东岸的阳光太好,也可能是一直没当上护士不太甘心,前后加起来住了两个多月……跟老板嘉明的接触也渐渐多了起来,聊过几次长天,旅行、背包客、客栈经营什么的。知道他是江苏人,年纪和我相仿。他对我印象挺好,结账时候给我打了个五折……作为报答,我回去把宿舍里把感觉能放到公共空间的书都寄到了海地。 在海地遇到嘉明 那年春节的时候嘉明打过一次电话,问能不能一起干。我有点兴趣,但感觉挣不了多少钱,说考虑考虑。其实还是准备回上海找工作,捏住鼻子做销售我也行。过完年又接了嘉明个电话,还是说要不要一起搞一下。这回动心了。大城市风光的工作干不了,默默无闻的不愿意干。回学校觉得丢人。去海地除了客栈还能干点有创意的活,弄好了钱也能挣点儿。试一下,大不了就当中途退休一年。 2 继续在海地工作 第二年收入多了几倍 也进入了一个新行业 到了海地,我满怀激情地写了一页纸的想法,主要都是客栈之外的事。开发云南的土特产,并让它们文艺起来;进货时候拍个纪录片、写个游记发到网上;多余的素材做成明信片、T恤衫;把海地用的床品批量生产,卖给那些懂的人?? 挣了钱再找更专业的人把那些专业的事做得更好点。也就是一个没有想象力的文艺青年能想到的那些东西。 嘉明大体看了一下,没有我预期的惊喜,也没嫌弃。又聊了下待遇什么的,按照工资加提成算,算下来暂时不如教务处,有高的可能。这样,我就算开始在海地工作了。 开始在工地干活 先在三号院的书吧工作。没什么人,每天打扫打扫卫生,放放音乐什么的。然后还是喝茶发呆,待得有点慌。后来连客栈一起管起来,做宣传、设计明信片、挑音乐、挑电影、收集设计素材、设计工作内容、流程、教前台英语,组织活动。工作内容虽然多,里面很多都是喜欢干的事,也不觉得累。 有时候干点力气活,一起扛钢材、拌水泥、用石头填海边的观景台、种草、种花,玩得挺高兴。 年刚来时的3号院 后来的3号院 一年缓慢又眼花缭乱的退休生活——灿烂千阳、盈田绿桑的环海路;沧海风高、波烟恬静的洱海边;衣着讲究、动作舒展,带着用钢丝刷蘸草酸也洗不干净的猥琐有钱人;孤独忧伤的疗伤者;小有名气音乐人;铿锵前卫的电台主播;骗我两千块的伪嬉皮夫妇;看起来像卢广仲的女会计;挠姑娘脚心的温暖变态;沧桑敦厚的背包客;阳光低调的艺术家…… 白天干活,晚上抄经书 年底的时候,嘉明问我下一年的打算,我告诉了他我打算回去。他说,他也看过论语,记得比较深的一句是“君子不器”,你如果回去上班的话,不就成“器”了嘛。 我继续在海地工作。第二年收入多了几倍,也进入了一个新行业。 安排活动、编排音乐、收集设计素材是和以前差不多的工作,多了融资和建设工作,也都很好玩。 也是从那时开始,我参与了以前从没接触过的实物建造工作,开始只是提供一些素材和在素材启发下得到想法。比如四号院的阳台和露天浴缸、三号院的白桌椅、还有四号院的石头墙。 三号院成了标志的白桌椅 四号院的石头墙 四号院的露天浴缸 四号院的阳台 五号院的走廊 我们当时用的是江尾那边的石材,黄色和铁锈红为主。颜色鲜艳、纹理清晰、质地坚实,感觉是大理的气质;自然面平整的不规则形状,用灰不见灰的砌筑工艺,有文质彬彬的美感。糅合后是朴素的浪漫,这也是我以为当时整个大理的状态。这么说还是丢了很多东西,虽然听来精致。生活更辽阔。 一起在洱海边种草的正伟和嘉明 看着那些有我参与并受欢迎的成果,也确实沾沾自喜了一阵。不过细想一下,这都是参考甚至照搬别人的东西,主创又是嘉明,我只是出点小主意而已,贡献不多,不满足。我的创造力应该不止这些,这是后来做发生书店的动因之一。 3 成就带来了名利 也带来了伴随名利分配的烦恼 渐渐的,海地火起来了,大家对海地的认可让那些曾经砌歪的墙、起火的电路;从浴室落地玻璃喷射到花草上的洗澡水;被雨水泡变形的木地板;像古人造长城一样用钢管当轮子连推带拽从村口滚回来的稳压器、电烤箱,也都从令人沮丧、崩溃的刺激变成我们炫耀的谈资。 成就带来了名利,也带来了伴随名利分配的烦恼。 海地生活的阿姐们 大家分享发展成果是应该的,为了持续发展应该说是天经地义的。我做得很认真,看马克思先生关于工资的小书;上网找一些大公司的工资制度;上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看各地区相似岗位的待遇和工作内容;征求大家意见;最后确定用北京相关职位的收入作为参考标准(不含五险一金),再结合我们自己的工作内容、员工个人能力、工龄和海地生活的收入状况进行分配,包括工资、福利、奖金等等。刚开始很多人对基本工资降低不满,抱怨、争吵、离职都来了。 海边的晚餐和篝火晚会 “凭啥无缘无故提高基本工资,干得好多挣不就完了嘛,又没准备亏待大家。这跟盖房时候打地坪很像,无谓的把地坪浇厚,既浪费材料也压缩空间。干的一般的就是这个水平,干得好的往楼上走。” “那你为啥拿那么多钱?” 这个,咋说呢? “相信我,这一切是公平的,我跟嘉明都不是Gay,他不会因为爱上我而给我分更多的。” 我回答着各种疑问,继续坚持。 年的正伟和嘉明 过了两个月大家发现有的人拿到手的钱比以前更多了,大家知道希望真实存在,慢慢的稳定了,干的更好了。制定核心工作内容和流程、培训员工、开会、谈心,我感觉这和当班主任的区别不大。 4 做书店可以满足我的虚荣心 承载我的创造力 嘉明陆续做了柴米多农场、翠田餐厅和柴米多餐厅。我正式成了海地的合伙人,也就是老板之一,负责统筹海地生活的运营管理,也准备把发生书店的想法落地。 柴米多农场 翠田餐厅 11年的时候想做,叫“生发”书店,“生发”是有生命力的意思。因为一直没有启动资金,没能干成。到13年有了一些积蓄,加上把房子首付退了,资金方面是可以启动了。另外加上这两年的经历,想法也更成熟了一些,书店的名字也改成了发生书店,意思是有活力的存在。较“生发”而言,范围更广,不限于生命体,多了偶发性和或然性。 比如妈妈可以躺在灰空间的飘窗上看书,孩子在旁边玩耍;比如青年男女或躺或卧或者围坐在书架对面的榻上诗酒年华;比如在设计类图书的旁边发现一个在国博展出过的包豪斯台灯;比如一个大学生在“书信集与对话录”的书目里找到一个有兴趣和所学专业无关的人,这个人又给他打开通向另一个世界的窗。 书店的半全景 书店分成两部分,一半是书店,一半是客栈,都是自己想干也能干的事。我把书店定义成一个带标签的公园,负责塑造品牌和引流,相对于客栈,书店更容易实现这个功能,民宿可以把带来的流量变现。 因为我自己到一个地方玩,如果知道那有个书店的话一定会去看看,问过一些朋友得到的答案也是肯定得,我觉得可以做一下。再有一个原因就是做书店还可以满足我的虚荣心、承载我的创造力。虚荣这个词一直以来不是褒义词,弄得我自己都不好意思或者不敢想自己居然有这种动机。现在觉得这是刚需,人人需要,就算别人不需要只有我需要也没问题。其实我还是一个挺教条的人。 俯瞰整个院子 客房的细节 书店的院子在大建旁村74号,蛇山的后山上,走到海地生活2分钟,走到村口三分钟,比较清静,也算方便。院子挺大,一栋两层木结构房子,一主两耳,五格,十间。堂屋对面是一个鱼池,里面一个假山,两旁为竹,其他地方是成片的花树。 对发生书店的工程,我决定自己想做一些新尝试,用当下的、简单的、实惠的方式表现“文质彬彬”的美感。书店里有一棵能让整个空间明媚起来的树,为了这份明媚,我又在楼梯间上做了一个玻璃盒。 整个工程进展缓慢,在不停的琢磨和反复的修改中推进。我曾想到如果在水泥里加上茶叶也许可以让院子终年有茶香。于是去苍山的茶厂买了80斤茶叶末在师傅们浇地基的时候放了进去。石灰生成的碳酸跟茶碱发生了带有尿骚味的中和反应,试验失败。 书店内每个明媚的角落 建筑做得比较硬,所以在装修和植物搭配时候要花心思让整个场所更亲人一点,整体说来算是简洁丰盈吧。 硬装是和建筑工作一起完成的,斜线比较多,包括木地板的铺法也是斜的,这样会让空间更活一点,规则掌握好不会显得乱。颜色是白色和水泥色,体现简洁;丰盈由灯具、家具、床品、波浪形和折线形的砌筑体和彩色植物体现。 5 希望发生书店会带来一些有趣的 或然、偶发 此外,发生书店的书籍更多起的是展示和连接作用。 书都是按照自己喜好找的,比如最早喜欢王朔、阿城,他们会在书里给很多线索,尤其阿城先生。从他们那找到胡兰成、张爱玲,从胡兰成还会链接朱家姐妹和一些台湾作家,也链接到了钱穆、牟宗三、孔子、王阳明等等。 一层大厅的波形书架 但后来看得多了发现大部分传统文人身上多少都有一些油酸气,腻歪,就跳到毛泽东,马克思、齐泽克等等跟马克思主义有关的作者身上。也会从《红星照耀中国》跳到《星期六晚邮报》再跳到诺曼洛克威尔的画册。链接越来越多,我顺着这些线索找。根本顾不上看,只要内容有意思、目录结构合理、封面好看基本都会收回来。以前对数理化没什么兴趣,经过这几年工地上的实践,我的态度也扭转了,没有基本的数学知识是当不了师傅的,只能干一些收入低的工作,加上希望这个书店也能为社区做点贡献,我就进了很多让数理化看起来有意思的书。其他跟自己喜好有关的书我也进了很多,比如音乐、设计、建筑、诗歌、美术、哲学等等。 每一个书架都有有趣的标签 除了书籍,还有收集的各国的首日封 书籍分类也是按照自己都理解贴一个有趣的标签。比如“摇滚”、“社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本质上都有希望破土而出的意思,我会把它们放在同一栏,以“革命与摇滚”命名;会把《在路上》、《嬉皮士拯救了物理学》摆在一起,因为自由或为了自由,他们都很酷;会把“好奇、有意思”做个标签,然后放一些看起来不相干的书籍,比如数学、音乐、物理、化学、诗歌等放在一起;会在“历史”栏目里加入科技史、艺术史、数学史、生活史、经济史等等,以及真是没一点关系的Bug。 其实,书籍和植物一样,都需要一直摆弄,调整。希望发生书店会带给来玩的朋友一些有趣的或然、偶发。 ●●● -给置爱君留言吧- 郝正伟在文中提到很多次“虚荣” 他说这是他进步的刚需 其实人成就一件事 总需要一种隐秘的力量 希望超过某人 希望得到赞誉 甚至希望赢得芳心或某个位置 或像他那样,可以得到某种心理上的满足 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动力 和让自己改变的机缘 也谈谈你生命中那些 靠谱和不靠谱的动力与改变吧! 图片均来自郝正伟 -合作及投稿- 请发邮件至:misszengyanbing sina.北京哪里有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能根治么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fengzx.com/sfxzp/62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