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氯芬酸钠联合间苯三酚和黄体酮治疗急性肾绞痛 瞿虎袁浩锋马波汪中扬 目的研究双氯芬酸钠联合间苯三酚等药物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年9月至年3月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急性肾绞痛患者t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3例。均给予间苯三酚注射液及黄体酮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组再给予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VAS结果分别为(7.54±2.11)分和(2.57±1.32)分,对照组分别为(7.34±2.32)分和(3.76±1.22)分。两组患者治疗前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结果有所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t=2.57,P0.05)。而且两组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4.76,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间苯三酚及黄体酮联合治疗急性肾绞痛-I盏床效果满意,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肾绞痛为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其主要发病原因为输尿管等泌尿系统结石导致的肾区剧烈疼痛。肾绞痛主要有三个I临床阶段,分别为急性期、持续期和缓解期,其中急性肾绞痛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阵发性发作、下腹部疼痛等,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尿血等,而且急性肾绞痛发作时患者疼痛感极强,甚至与骨折、分娩等疼痛感相近,因此需对急性肾绞痛患者给予有效的治疗,以缓解其症状嵋‘31。黄体酮是一种孕激素,可对B受体产生作用,具有松弛输尿管平滑肌等功效。间苯三酚为一种平滑肌解痉药,可作用于尿道平滑肌。双氯芬酸钠为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抑制输尿管蠕动,降低输尿管压力等功效Hj。本研究对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急性肾绞痛患者给予黄体酮、间苯三酚及双氯芬酸钠联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年9月至年3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急性肾绞痛患者例,均经临床检查、影像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急性肾绞痛,主要诊断标准为:①B超显示有肾结石、肾积水和输尿管扩张;②尿红细胞超过10个/HP;③输尿管走行区压痛呈阳性等。所有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尿频、尿急、下腹部疼痛、尿血及恶心呕吐等,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心、肺、肝及肾等疾病患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患者及妊娠哺乳期患者∞J。将所有人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3例。观察组男4l例,女32例,年龄2l一64岁,平均(39.4±4.2)岁,病程1~4h,平均(2.4±o.3)h,其中输尿管结石53例,肾结石20例;对照组男42例,女31例,年龄2l~65岁,平均(38.5±4.1)岁,病程1—4h,平均(2.3±0.5)h,其中输尿管结石54例,肾结石19例。两组患者在病程、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间苯三酚注射液及黄体酮注射液(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治疗,取问苯三酚注射液40mg溶于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1;取黄体酮注射液20IIlg进行肌肉注射,1次/d。观察组再给予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治疗,取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2IIll进行肌肉注射,t次/d1。 1.3效果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价,0—10分,10分表示疼痛剧烈,0分表示无疼痛旧j。再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显效:患者用药治疗半小时后疼痛消失;有效:患者用药治疗半小时后仍有疼痛感,但可忍受;无效:患者用药治疗半小时后仍有疼痛,且不可忍受∽o。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VAS结果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VAS结果分别为(7.54±2.11)分和(2.57±1.32)分,对照组分别为(7.34±2.32)分和(3.76±1.22)分。两组患者治疗前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有所改善,且改善程度显著性优于对照组(t=2.57,P0.05)。 2.2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观察组过敏性休克、排尿困难、头晕及心悸发生率分别为1.4%、4.1%、2.7%及4.1%;对照组过敏性休克、排尿困难、头晕及心悸发生率分别为1.4%、5.5%、5.5%及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显效35例,有效3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3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3.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6,P0.05)。 3讨论 肾绞痛为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主要发病原因为输尿管结石。肾绞痛主要临床表现为尿血、恶性呕吐及上腹部疼痛等,急性发作时疼痛难忍,因此需对急性肾绞痛患者给予有效的治疗以缓解其疼痛及其他临床表现。间苯三酚及黄体酮为常用治疗急性肾绞痛药物,问苯三酚为一种平滑肌解痉药物,可作用于患者尿道平滑肌,以解除其痉挛,而且间苯三酚为一种非抗胆碱类药物,其对患者心血管功能无显著影响,因此患者使用间苯三酚治疗时不会产生诸如血压波动、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黄体酮是一种孕激素,可作用于B受体,具有止痛、解痉等功效,而且也具有利尿,促进输尿管结石下移等作用。双氯芬酸钠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抑制输尿管蠕动、止痛、抗炎等功效。 本研究对所有患者均给予间苯三酚及黄体酮联合治疗,而观察组再给予双氯芬酸钠治疗,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止痛效果及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这说明双氯芬酸钠治疗急性肾绞痛效果满意,而且其治疗效果具有叠加作用。 综上所述,双氯芬酸钠,间苯三酚及黄体酮联合治疗急性肾绞痛临床效果满意,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fengzx.com/sfxzp/842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