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治白癜风的正规医院 htt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文艺·思想·记忆·前沿」 天天原动力·自在土著民 作者自序:我要退休了!回首往昔无憾悔,咸酸苦辣亦有甜。也羡东隅朝霞美,更爱夕阳红满天。老朽虽力不从心,更无大为之壮举,谨以此絮絮浅文,诚心感谢助力者! 年6月10日,作者在梓桥中学留影 感恩生命的厚爱 彭凤初的退休感言 文/湖南省双峰县梓桥中学彭凤初 经作者授权发表,请勿转载 时间就像是一双无形的手,把岁月的书页无情地一页页翻过,它使今天变为昨天,又把昨天变成回忆。当初意气风发满怀憧憬走上工作岗位的我,远逝了青春年华,如今已青丝染霜。稀落的白发见证了多少光辉岁月,浑浊的目光经历了几多似水年华,粗糙的皮肤烙上了几许夕阳的余晖,密麻的皱纹流淌过岁月的长河。这真是日月不催人自老,花到隆冬叶自落!今日,我已跨入退休人员的行列。回首这经过时间之网过滤的人生,有积淀、有收获,也有点点遗憾……即将离开工作岗位,在事业追求即将画上句号的日子里,我心里不免有一丝惆怅,工作毕竟是美好的。六十年来成长生活的历程,四十年来教育工作的情景,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一幕幕很自然地在我的脑海里不断展现,仿佛就在眼前。 感慨人生易老天难老,甲子一轮转瞬消。今日将别杏园地,沽酒轻吟学板桥。年年岁岁有今朝,岁岁年年人不同。昨日满头黑发,全蒙父母恩赐,今朝两鬓霜丝,皆由岁月催成。时如滔滔东逝水,奔腾一去不再回。草有繁荣枯萎,人有悲欢离合。莫叹天,休恨地,自然本如此,淡定亦乐哉! 回想孩提生活,五味杂陈。虽粮粗衣短,却天真烂漫逍遥;到青年时代,历史总误我,命运时煎熬,虽理想成泡影,却也热血沸腾志气高;至壮年之时,人生花季已过,虽知路遥艰难,却也征程奋赶,踏实苦干,迎来桃李欣笑。幼时,我不幸遗腹而孤,甫两岁。吾母居穷为饥寒夺志,随依受养于彭门,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幼年家贫如洗,我和姐姐、母亲在泪水叹息和屈辱中苦苦地挣扎。儿时又逢经济困难时期,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和三年自然灾害。吃过神仙土、葛蔴根、土茯苓,偷过公共食堂的甘蔗尖子吃。唱过“一粒米,不容易,爸爸妈妈清早起……”的革命歌曲。9岁才发蒙读书,目睹了文化大革命的历史风暴,感受过“四人帮”的横行肆虐,虚度光阴而造成知识贫乏的痛苦,干过每天清早收狗粪的活。在饥寒交迫和提心吊胆中我如履薄冰勤奋读书,万幸之中我有一个好养父。他视我如掌上珠,我尊他为如来佛。养父是一个忠厚老实且无技术特长的老中共党员,从来没有打骂过我,甚至连语气偏重的言语都没有,我和弟妹们虽不是同父生,但在养父爱的熏陶下,比亲生兄妹还要好。一家八口人虽日子清清,但也温情浓浓其乐融融。养父恩情大如天,虽不是亲生,胜似亲生。可惜我还没有完全尽孝心让他安度晚年,他匆匆于一九八九年农历九月初五日辰时不疾而辞世,享寿73岁。这是我此生永远的遗憾。还有一个对我恩重如山的人,那是我的叔父彭群友,让我深深怀念和愧疚。他从小对我疼爱有加,特别是在困难时期给了我无私的扶助。可惜的是他老于一九七五年四月因车祸不幸长眠于冷水江市资江大桥旁,至今仍未叶落归根。没能让叔父魂归故土、安息家乡,成了我终生之痛。 叹好年华空怀理想,时代却不青睐我。不是我不肯付出,而是命运总把我抛却。幸自不消沉,凄惶中顽强站起。入村小,餐风雨,一心把书教。这期间虽无惊天动地之伟业,其业绩也能欣对我父老。 作者与孙女在玩耍 我十八岁就在株洲、郴洲、鲤鱼江、长洞搞副业,抬石头、担灰沙、打基脚、砌石碪,为家里争收入。一九七六年被录用为小学民办教师。在特殊的年代,由于本人基础知识差,又没有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也没有赶上真正脱产学习的机会,导致教学工作举步维艰。但凭着一股韧劲、钻劲、狠劲和超常的责任心,以及说一不二、任劳任怨、与人为善、疾恶如仇的人格魅力,不论调到哪个学校,都赢得了同事和上司的信任尊重和爱戴。 我于年8月参加工作。年至年担任小学校长,年2月至今在梓桥中学先后担任出纳、总务主任、后勤副校长兼党支部组织委员职务。转眼间我已经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40年,40年来,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强烈责任感和一腔矢志不渝的信念和热情,我把自己的愿望和抱负全部默默倾注于教育事业之中。小时候,教师在我心目中很神秘,不知教师那眼神里究竟藏有多少神奇的秘密。二十岁时,初为人师的我带着美丽的梦走上三尺讲台,我着实欣喜了一番。因为,我也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从走进课堂的那一刻起,命运就注定了我与教育事业一辈子的情缘、爱缘。说真的,猛然间把四十多个学生交给我,对于我来说,开始似乎有点茫然不知所措。然而,当初次登上讲台时,那一张张纯真无邪的脸,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把我深深感动了。从那时起,我就决心要把这孩童的崇敬与信任,溶进我与他们生活学习的一点一滴。说起来惭愧,我是个文革中毕业的高中生,在那“史无前例”的风暴中遭受了磨难,被践踏了青春。自己所学的知识支离破碎,根本谈不上什么系统性。刚开始,我就碰上了难以逾越的文化关。当时我所教的班级是毕业班,由于种种原因,再加上自己没有教学经验,教学中走了不少弯路。有时明明自己会的却不知用怎样的方法教会自己的学生,难度大的习题自己还着实的费一番力气才能解决,根本做不到“要给学生一碗,自己必备一桶”。为此我真是苦恼极了,觉得自己真没用。不过,面对文化关,业务关,我没有退缩。因为,是出于对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激发了我求知的热情;出于对工作的理解,我更加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于是我背地里花费了很多时间,狠攻自身文化关。在教学中,我经常抓住一些自觉难以给学生讲透的问题,去请教有经验的教师。在虚心向别人学习的同时,我自己做到认真钻研和吃透教材,力争在学生没做练习题之前,自己全部都做一遍。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连续送出的毕业班,学习成绩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有个叫吴有理的学生,从上五年级时就不写作业,跟着班级瞎混。为了使他与别人同步前进,我每天给他补课。由于同在一村住,晚上也不间断,停电时就点蜡。最后,他的成绩赶上了中等,顺利地升入了初中。对此,孩子的家长非常感激,逢人就说:“我们吴有理多亏了彭老师啊”。在工作中我也曾用微薄的收入不留名的帮助过四五个贫困学生交学费,从未要求偿还。多少个日出日落,我用知识的甘露浇灌着这些蓓蕾,充实着这些幼苗。从一声声“老师”的呼唤中,我体味着颗颗童心;从一双双闪亮的明眸中,我看到了众多问号的渴求。与孩子们相处的日子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不再感叹物质上的贫乏,因为我看到了扬帆远航的希望,也对默默无闻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学会了用公正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看着蓝天下的一个个小精灵,我竟然发现,天地如此广阔,阳光是那样的明媚。对于我在教学方面取得的成绩,双峰县委宣传部干部王炳高曾对我进行了专题采访,并以《三尺讲台写风流》的通讯稿刊登在年的教育杂志上。 路坎坷兮兼风雨,奔前程兮有豪情。熬过多少黑夜,越过多少沟壑,登过多少山岭,流过多少汗水,尝过多少辛酸,受过多少搓摩?问天,天不知道,问地,地不知晓,问自己,自己也难以说明白。 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作为共产党员,就应该体现“一块砖”的精神。40年来,我负责改造过破烂的铜铃小学,积极配合新建过合心学校,参与过新建星星学校校舍,协助改造过香铺小学、青石小学、湾头小学。梓桥中学校园面积的扩大,田径运动场的征地和建设,科教楼、教学楼,宿舍楼的新建,食堂的改造,从争取项目到具体的施工,我自己只能说尽了心用了力,没有懈怠和大意。我记不清有多少个寒暑假和双休日是在学校度过的。记得年5月的那段经历,至今让我心有余悸。那天我在学校张贴标语时,不幸从三米多高的梯子上摔了下来。当时只觉得天昏地眩,很快便不省人事。脑震荡,头皮血肿,多处软组织挫伤。当我从昏迷中清醒过来看到这一诊断结果时,我焦虑不安。医生建议我至少住院观察一个星期。而其时正逢全镇推广汨罗的刚性管理经验,作为合心学校一校之长的我怎能放得下学校的工作呢?刚住了三天,我就出院了。在学校,我一边工作一边在办公室输液,经常药不离身。直到现在,身体仍很虚弱。从年6月至年9月间,为了兴建合心学校,我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流下了多少辛勤的汗水。两个暑假和一个寒假共5个月的时间,我是在建校工地上度过的,多个日日夜夜的加班,我没有领过分文补助。我想:教师是一项崇高的职业,教育意味着责任,而责任就意味着心里装的只有学校。为此,年8月13日娄底日报记者谭红卫以《让生命之树常青》为题报道了我兴建合心学校的事迹。我还记得:年到年我为了不使学校的绿化树木被白蚁吃掉,连续几年自己背农药喷雾器施药寻找蚁源。在年春“非典”时期,我坚持20多天每天早上在学生入校前对学校各个角落用喷雾器消毒。我更记得:梓桥中学在创建省级合格学校、省级安全文明校园的过程中,我殚精竭虑,问心无愧。近十年来,梓桥中学校舍面积扩大了三分之二。为了征地,为了争取资金,为了解决校群矛盾,我多方奔走,积极协助领导协调和解决各种难题。我从没有要过什么补助,也没接过什么红包。虽然我有脑震荡后遗症,经常头痛头昏、血管阻塞、高血压、冠心病、低钾病、慢阻肺,每医院,医师给我开具的建议休息的病假证明我手里存放有十多张,但为了工作,我从不为难领导,没有向领导打报告,也没有请假,一直带病坚持工作。只要我可以坚持在岗位上,我就不会请假,我愿意永远留守校园。我也曾多年为病残的离退休老师和遗属送工资福利;为在职教师在职称评定和晋级工资方面多方奔走,在不违背政策的原则下为教师争取切身利益;为发展年轻党员和培养中小学行政人员而劳心费神;为社会公益事业和解决乡邻的难事而无偿牺牲休息时间……四十年工作历程让我一生积累最大的财富就是勤劳、善良、正直、朴素的品格,我信奉宽容待人的处世之道、平凡知足的生活态度,树立了一个人民教师的形象。其间尽管得意过,但从未忘形;尽管痛苦过,但从未丧志;尽管红得发紫过,但从未坑害过人;尽管受过凌辱,有人骂过我是野杂种,但从未绝望;尽管拥有过小小的权力,但从未横行;尽管有过升迁机遇,但从未投机钻营。无论何时何地都保持农家子弟的品质,重情重义,知恩图报,求真务实,朴实无华,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心中无敌。成就了家庭,贡献了社会。现在想来,许多事情仍刻骨铭心,历历在目。 作者与孙子在玩耍 回首往事,感慨万千。在教育园地上辛勤耕耘的这四十个年头,我一直奋战在农村基层第一线。彻底感受过在流血的伤口上撒盐的滋味。无数个沟沟坎坎,让我一次次艰难的逾越而倍受心灵的熬煎。回顾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一路走来虽然辛苦,但作为教师,最幸福的事就是毕业多年的学生还想着来看你。每年春节,给我拜年的学生来了一拨又一拨。我和他们高兴地相互问候着,谈笑着。看着这些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们吃着糖果,真是甜在他们的嘴里,甜在我的心上。每每这个时候,一种成就感便油然而生……四十年的峥嵘岁月,弹指一挥间。我都在无怨无悔的热爱着我的教育事业,热爱着我的学校,热爱着我的学生。我问心无愧的以一个最普通的教师身份,全心全意的做着一个阳光下最伟大的事业。是啊,教师是神圣的,神圣的事业需要用毕生的心血去完成;教师是平凡的,平凡的事业需要一颗淡泊名利的心。虽然粉笔沫染白了我的双鬓,但家长们“真的庆幸我的孩子让你教啊!”这样的话语,就足以让我感动一辈子、幸福一辈子的。 我曾经说过:人的一生是两个圆,第一个圆是从生到死;第二个圆是参加工作到退休,我已经走完了第二个圆。回首四十年的工作生涯,我是不敢贸然对自己盖棺定论的。概而言之,四十年来,我对待组织是忠心、对待同事是诚心、对待亲友是真心。我可以大言不谗地说:几十年来,我和各届领导、老师及各方面的人士相处是好的,关系是正常的。没有特别近的,没有特别远的,没有特别亲的,也没有特别疏的。当然我永远不会忘记梓门中心学校和梓桥中学的历届领导和全体同仁给了我事业的平台,给了我意志的锤炼,给了我真诚的告诫和教诲,给了我无私的关怀和支持。真心真意谢谢您们!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完人,但绝对是一个善人。可能在工作中因为方式方法不周而伤害了个别朋友,我向您们表示深深的歉意,那只是为了工作,而绝不是为了私利。相处是短暂的,友谊是长存的,敬请各位谅解。我也会知足常乐,因为我拥有您们珍贵的情谊,况且,我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孩子顺利就业、老伴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我们正处在一个太平盛世的时代,衣食无忧,生活美满。为我们的友谊和幸福生活干杯! 我知道我是一名平凡的党员教师,但我愿意把真诚、爱心全部奉献给教育事业。三尺讲台伴我风风雨雨四十载,终于我的付出赢得了学生的信任、领导的好评,社会的认可。年我被双峰县人民政府评力优秀教师,年被评为“娄底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年至年有8年被评为梓门桥镇优秀共产党员、4年被评为优秀教育管理者,多年被评为优秀岗位和先进教育工作者。现代双峰志《双峰春秋》第三卷页上的“人物风采”上记载了我的优秀事迹。 俱往矣,是非功过由人说,从今重担交与青年挑。来途风雨阴晴皆成往;前路山岭川流莫彷徨。人老心莫老,人穷志莫穷。有良朋益友品村酿,有山水观风光怡性情,有琴声笛韵常悦耳,有书纸笔墨寄诗情。人生重把目标定,莫负夕阳一寸阴。闲读文章悟妙意,兴弄笔墨步宋唐。人生事,淡定不凄惶。今对亲朋好友诉衷肠,声声谢意出心窝。此生无憾,我心无悔。无好酒,有热汤,真情酒三杯,敬祝人人幸福和安康! 真的感谢生命的厚爱,让我走过了这段有梦的时光。我心不老,情未消。愿这心、这情,伴随你我一同前行,让今后的人生征途上充满更多的快乐和愉悦…… 作者:彭凤初,男,现年60岁,湖南省双峰县梓门桥镇梓桥中学副校长。从教半生,桃李满园;广施仁义,有口皆碑。在即将办理退休手续之际,特撰此文,真诚表达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生命的热爱。现授权土著民发表,请勿转载。 土著民近期部分原创热文: ☆朱剑宇:双峰三题 ☆阳剑:双峰文塔赋 ☆梁燎原:最真的礼物 ☆李瑜琪:那一年,我高考 ☆黄诚:人间江口是仙乡 ☆邬志伟:画 ☆何丽:那些任性的时光 ☆葛军:这一方荷塘 ☆彭世明:写给我的老父亲 ☆贺礼文:村葬 ☆朱慧明:每个童年都应该是金色的 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