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3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文章右上方的分享图标→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一起学习成长!

  辽宁省8月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8月全省平均气温在24℃-31℃,气温、水温达到最高点,是养殖的黄金季节。这时期投饵量大,饲料和水生动物的排泄物诱发其它有机因子对养殖水质的污染,造成养殖水体中有害病菌大量滋生,导致这一时期病害多发。此时池塘养殖刺参处于夏眠阶段,刺参工厂化育苗进入保苗状态,对虾养殖处于病害高发期。 一、病情预测 1.鲤鱼、草鱼:易发生细菌性烂腮病、败血症、赤皮病、出血病、肠炎病和水霉病,同时易得车轮虫病、锚头鳋,病鲤(其中特别是框鲤)鱼种和成鱼易发吉陶单极虫病、锦鲤疱疹病毒病。重点   如果池水中甲藻占少数,不必处置,如果甲藻量很大可采取大换水、泼洒生物制剂如净水菌等方法控制,也可考虑在微风天气时在下风头泼洒药物杀灭。再者,骨条藻、海链藻、直链藻等硅藻若数量少则是很好的饵料,但数量多则导致水体发粘,海蜇游泳无力,危害很大。一旦出现上述藻类,立即用净水菌控制。一旦发生病害,要准确诊断,采取相应的措施。

  上海市8月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根据十多年来上海市水产养殖病情测报结果,结合8月份本市气候状况,主要养殖品种可能发生的病害为: 

  鲫鱼:出血性败血症、赤皮病、锚头鳋病等; 

  草鱼: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中华鳋病、锚头鳋病等; 

  翘嘴红鮊:赤皮病; 

  加州鲈:烂鳃病、腐皮病、溃疡病等; 

  罗氏沼虾:白浊病、烂鳃病、纤毛虫病等; 

  南美白对虾:托拉病毒病、白斑病、黄头病、烂鳃病、红腿病、纤毛虫病等; 

  河蟹:烂鳃病、固着类纤毛虫病等; 

  甲鱼:出血病、穿孔病、腐皮病、白斑病、红脖子病等。

  一、病情预测 

  1.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肠炎病等细菌性病害,重点   2.对虾白斑综合征、托拉综合征,重点   3.甲鱼白底板病、腐皮病、穿孔病等,重点   二、防治措施 

  8月份,本市各类水生动物继续处在病害发生高峰期,养殖对虾病害仍然以白斑综合征、托拉综合征等为主,但其危害趋于缓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7月份将略有下降;养殖鱼类的病害将以细菌性病害为主,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肠炎病等病害还将继续危害各种养殖鱼类。

  1.预防淡水鱼类细菌性病害,应保持水质肥、活、嫩、爽,定期加注新水、换水,并用生石灰对水体进行消毒;多投喂优质饲料,并掌握投饲量,减少残饵;发病季节投喂药饵进行预防。防治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可考虑二氧化氯、恩诺沙星、中草药制剂三黄散等国标渔药;防治鱼类烂鳃病可考虑氯制剂、碘制剂、中草药制剂山青五黄散、大黄芩鱼散等国标渔药;防治鱼类肠炎病可考虑甲砜霉素粉、氟苯尼考、中草药制剂苍术香莲散、双黄白头翁散、双黄苦参散等国标渔药。 

  2.预防虾类病毒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应在养殖环节加强病害预防措施。定期做好水体消毒工作,并定期施用微生物制剂,以调节水质和改良底质;暴雨天气要注意池塘水位的变化,防止水质突变;及时巡塘,适时开启增氧机,预防或减轻浮头;对于一些达到商品规格的对虾,应及时捕捞上市,保持池塘内合理的养殖密度,促进养殖对象生长。发病季节,可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维生素C等,提高虾类自身抗病力。 

  3.预防甲鱼细菌病,要定期做好水体消毒和食台消毒等工作,注意投喂新鲜饲料,控制投饲量,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大蒜素、免疫多糖等,以增强甲鱼自身机体免疫力。中草药制剂七味板蓝根散对甲鱼白底板病、穿孔病等有一定预防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fengzx.com/sfxzp/885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