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3/1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心系山区北京中科医院温情相伴 http://www.paisufa.com/

名字确实很独特,甚至可以说有点不雅观,但自古以来就是这名字,那地方实在是神秘离奇得很。

不雅观名字的来由,是因为这座山形似一头又大又肥的母猪。因湘中地方习惯把母猪叫做猪婆,所以这山人们不叫它母猪山而叫猪婆山了。你想要看到这头横卧在邵东、双峰、涟源三县市圆滚丰腴的硕大猪婆,恐怕要坐飞机到它的上空才有可能。否则,你只能看到猪身的一部分。

猪婆的头位于邵东县界岭乡,它的前脚和腹部伸入涟源境内,其脊梁、臀部、后腿则是双峰西部的一道绿色屏障。相传猪婆山上共有四十八座庵堂和庙堂,可惜全部毁于文革,现仅有几个地方残留着一些残垣断壁了。猪婆深吸宝庆灵气,把屎拉在双峰的大地上,那里的土地最肥沃,名曰“甘棠”,撤区并乡前为“甘棠区”,辖甘棠、茶冲、山斗、小富、金家五个人民公社,现为甘棠、三塘铺两镇(三塘铺镇并入了原青树坪镇的朝阳公社)。年,国营双峰猪婆山林场就建立在这里,管辖山林面积四万两千亩,林木蓄积量达二十二万立方米,被批准为森林公园。

4月5日,我们在告别三斗天然地质公园和盛开的牡丹孕蕾的芍药后,应摄影爱好者乃继辉之邀,不顾疲劳,再向猪婆山森林公园的山道驶去。山道崎岖而多坑,尽管县摄影家协会秘书长周利梅是县公路管理站的驾驶高手,她的爱车也因坡路太陡而免不了发出沉闷的哮喘,甚至右后轮因摩擦而发出了焦臭味。在半山腰,我们都只好下车往山上爬去。一路之上,我们完全沉浸在两旁诱人的景色之中,大伙儿时而为路边珍贵的植物或各式各色的野花而驻足,或拿起自己心爱的照相机留下这大自然奉献的美景。作协彭志辉和他的弟弟各自带着小宝宝只顾折花,每人都抱了一大把。我们一个个像孩子似的向林中四散,有的拍照,有的采蕨菜,林间不时发出阵阵欢乐的叫喊。乐游在猪婆大山之中,一切的一切都被忘掉了。

猪婆大山上有个四方顶,站在顶下往上望,起码有百多米的高度,而且左看右看也没有发现上顶之路,加上小孩和女菩萨们没有再爬山的力气了,我们只好放弃“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念头。站在四方顶的脚下眺望山下,太(平寺)花(门)公路把潭邵高速、娄邵铁路、国道拦腰截住,海螺水泥把甘棠、三塘铺、青树坪三个小城镇连成一体,田园春光无限,到处是一派“环境整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新农村景象。此时此刻,孟浩然赞美田园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诗句突然浮现在我眼前。

置身猪婆大山深处,我们你一言他一语说起猪婆大山来。由于我们都是曾国藩研究的爱好者,话题自然说到了曾国藩家族与猪婆大山的密切关系上。神州大地同名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就在双方这个境内,叫“天子坪”的地方就有好几处。说来凑巧,在双峰的东南、西北两角都有一处“天子坪”。相传曾国藩的迁湘始祖从衡阳大界来到毗邻的湘乡,踏遍了双峰的山山水水,最终在高嵋山下的天子坪和猪婆大山四方顶的天子坪作出选择决断。只因猪婆大山这处风水宝地距衡阳较远和“父母在,不远游”的祖训,最后才放弃猪婆大山在荷叶神冲天子坪定居下来。到了乾隆、道光年间,猪婆山下龙王湾朱祖礼在宝庆开店经商,成为了有名的“毛板巨商”,并先后在龙王湾营建华厦,所置田地纵横十余里,在湘乡显耀一时。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由于羡慕朱家,便来到猪婆大山拜访朱祖礼的第五子朱岚暄。曾麟书与朱岚暄“一见如故”,成为关系密切、友谊甚深的挚友。道光十八年(),曾国藩进京殿试前,曾麟书带着他专程拜访朱岚暄并游历猪婆大山。朱岚暄慷慨解囊,掏出50两银子给他作赴京赶考途中的茶水钱。后来,曾国藩在家书中,念念不忘朱岚暄之恩,并多次在京托郭筠仙、冯树堂带回挂匾、条幅、对联等礼品给朱,以表谢意。当时食盐昂贵,曾国藩还在京派专人递回好几吨盐票由家人送到猪婆大山麓绍箕堂。因咸丰二年()湖南严重干旱导致饥荒,朱岚暄便向猪婆大山周围的农民广施粥、米,并向湘乡县府“捐赈万金”。其时,曾国藩奔母丧在籍,闻讯便于咸丰三年二月二十七日写信给宝庆知府朱孙贻,盛赞朱岚暄“捐万金以赈饥,可谓豪杰之士”。曾国藩还与湖广总督张亮基题赠朱岚暄《全湘食德》之金字匾,此匾至新中国建立后,还一直悬挂在绍箕堂,曾吸引过各地不少士绅前来观赏。咸丰六年()四月,朱岚暄六十大寿,曾父亲笔为他作《朱君岚暄六十寿序》,曾国藩也从江西军营派专人送来以自己领衔、有28个湘军名将和两江总督府官员签名的《寿屏》。由于受曾国藩的影响,宝庆知府和湖南巡抚也前来绍箕堂祝寿,真是“百官云集”,猪婆山下朱家的盛名便传遍了三湘大地。咸丰七年(),曾国藩兄弟回到荷叶为奔父丧,朱岚暄前去吊孝。翌年春,国藩、国华兄弟应朱之邀,双双游览猪婆大山。当时,适逢朱家在龙王湾的宅第全部建成,曾国藩便取“树德”以对“绍箕”,并为他书写了“树德堂”三个大字。此屋至今保存完好,当年曾国藩书写的三个大字仍然在槽门上鲜明夺目,一直还吸引着过往行人的欣赏。同治三年(),湘军攻下天京,曾国藩为怀念阵亡于安徽三河镇的胞弟国华,便将其次女许配给朱岚暄做孙媳。从此,猪婆大山脚下的树德堂成了高嵋山下白玉堂的亲家。光绪五年()正式成亲时,曾国荃为侄女赠送的一幅大“天官赐福”的中堂,曾纪泽为妹丈朱养斋送了“一帘花气香春酒,万壑松风捧翠涛”的对联。同治四年()朱岚暄逝世,被诰封三品奉政大夫,曾国藩亲自作挽联表示哀悼:“为国育才,为家收族,高义薄云天,岂徒饥赈万金,千亿鸿嗷沾惠泽;有经教子,有谷贻孙,圣朝多雨露,奚啻秩贋三品,九重凤诰锡荣封”。

由于猪婆山的灵气,山麓的甘棠、三塘铺两镇人才辈出。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湖湘文化在双峰大地代代有传人。三塘铺云岭堂的朱老八,在长江流域哥老会起事的影响下,于清光绪年间先后发动武冈“山门起义”和湘乡“牢田起义”。尽管两次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朱老八成为了人们心中真正的英雄。甘棠名医朱增籍,广采百家之长,自辟蹊径,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一套治疗仪并的理论,于光绪十八年,集三十年之经验撰写《疫证治例》五卷,对疫病之传变、鉴别、治疗见解精辟,所创芦根方,投之立应,效捷桴鼓。甘棠赛田王龙文,于清光绪十三年(年)应科试经古取第一名,所作《天子圣哲赋》,被刻于《沅湘揽秀集》中,不仅为双峰县在科举考试中考取学位最高的人,而且是湘中唯一的一名探花郎,后官至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

咸丰年间,曾国藩所率领的湘军在江汉之间与太平军搏杀,而三塘铺太学生刘麟郊则开辟了另一个战场——与洋人争利的“商战”。在战火纷飞中,他经商于湘潭、汉口等地商埠,数年之间即致巨富。三塘铺东合另一个茶商戴海鲲弃教从商,先后在汉口、安化、新化等地设茶庄,历任汉口长郡会馆会长,汉口茶叶工会主席、国民政府中国茶叶公司总茶师兼汉口分公司经理、中国茶叶总公司顾问兼湖南分公司副经理。随着业务的扩张,他相继在广州、香港、上海、重庆及南洋的新加坡、吉隆坡设茶庄或联号,经营量之大,盛极一时。甘棠杜心如,与贺衷寒、胡宗南等十三人同为蒋介石核定的“中华民族复兴社”(又称“蓝衣社”)骨干,被称为“十三太保”之一。三塘铺光冲村戴甫钦,主动请战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成为对越自卫还击战一等功臣。在双峰健在的六院士中,谢和平就是猪婆山下的甘棠人。他长期致力于岩体力学与工程研究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透过猪婆山下的几个古建筑大院,我们也可发现湖湘文化在这里的缩影。位于三塘铺镇东合村的柏荫堂和枫树山村的体仁堂,均为仿明清古民居,规模之大,保存之完整,确实为乡间少见。位于甘棠镇香花村清代建筑的朱家大院,建于晚清咸丰至光绪年间。砖木结构,青瓦白墙,双层飞檐,画栋雕梁,天井巷道,蔚为壮观。这些建筑群均是颇具晚清风格、规模宏伟、带明显防御功能的古建筑,现已成为保护文物。

猪婆山森林公园的最高峰叫插花岭,岭的南麓有一条小溪,溪旁有一处自然景观叫“芒担石”。只见两个方方正正的巨石,隔溪相对,一条小溪流笔直地从中穿过,很是神奇与壮观!据清同治《湘乡县志》记载:“西南有芒担石,骶石对峙溪旁,各广三十丈,高五十丈。在当地有一个关于芒担石的美丽动人的传说:早在上古时代,一仙人以芒竿为匾担,从山斗那边挑来两个巨石在猪婆大山凌空而过。路过此山时,他见到这里古木参天,风景迷人,便将石头放在山下的一条小溪边,就登插花岭观赏名山胜景去了。当仙人回到原地正要起肩挑石时,却被蹲在溪边一洗衣女子看见。那女子高呼:“此乃仙也!”此言一出,仙人便一阵风似的不见了,两个巨石则永久的留于此地。从此,每当夜深人静之际,常有仙人坐到两个石头上对歌吹笛。也有另一种谣传:说的是很久以前,这里有一无恶不作尤以好色出名的财主,有一次去小溪上游的塘头村收租,见一二九芳龄的村姑长得俊秀,便生歹心,欲抢占作小老婆,却被村民用棍子、锄头狠狠地揍了一顿。财主吃了哑巴亏怀恨在心,便用重金买通附近猪婆山上的一个道士施毒计。一天深夜,道士用一根芒杆从山斗那边担来一对石山,想堵住溪水淹没塘头村。当他途中放下担子歇肩时,被一个驾云到此的神仙发现了。仙人对道士说:“你欲修道成仙,就不能贪财害人,去做恶财主的帮凶。”道士听了十分羞愧,弃了两座石山随着仙人而去。于是,两块巨石从此长留于此,村民为感谢仙人解灾的恩情,便在溪边建了座“芒担石庙”,世代上香磕拜。由于芒担石的雄奇、壮观,自古以来,吸引着不少游客到此观赏。历代文人骚客留下的游记、诗联甚多,收集在旧《湘乡县志》中的有:清乾隆三十七年()鸿胪寺正卿邓文泮作的游记《芒担石记》和朱邵息、萧相煌分别作的两首题为《芒担石》的诗。朱氏诗曰:“长田四望景森罗,石号芒担更若何。此际排空千象纬,当年负重比夸娥。东西并绕月霞色,今古平临绿水波。好似风清月明夜,遥闻高处有笙歌”。岁月易逝,芒担石胜景却依旧。现在,去“中国乡镇之星”的三塘铺镇长田冲,或驱车潭邵高速,都可看到两座隔溪对峙的石山,犹如两个拱手作揖的迎宾先生,在欢迎各位宾客来这儿旅游观景呢!

你若走进猪婆大山深处,在三塘铺镇的柳村水库之上,你会发现一大片大片的花开红似火的石榴。这是娄底市人大代表、双峰县政协常委蒋年发夫妇开发的中南地区唯一的突尼斯软籽石榴基地。别看蒋年发是个二级残疾人,在他这个猪婆山养育的汉子身上,深深地扎进了曾国藩那种“结硬寨打硬仗”的湖湘精神。年11月,蒋年发在韶关曲江水利工地排哑炮时,落下个终生残疾:脸部大面积烧伤,从前清秀的脸蛋从此不再拥有;左眼眼球不得不摘除,凹下去的眼眶只能靠黑镜片装点;左耳是当时从地上捡到的,尽管粘住了耳根可再也没有了听力……当时惨不忍睹。是社会上的好心人士的抢救和帮助,是父母和亲朋的劝慰和鼓励,是未婚妻及其家人的关照和亲近,他才走出了死亡线,鼓起了重新生活的勇气。伤愈后,他决定要干出一番事业来回报关心他的人,回报社会。于是,从年春起,他花四年时间,先后到云南蒙自、河南荥阳学习石榴种植技术,学成后背起行囊在猪婆大山中的柳村安下了家。从那时起,蒋年发组织村民挖山不止,在三塘铺的正冲、枫木、柳村以及甘棠的杨林等村开发突尼斯软籽石榴基地面积突破亩。他的目的是要向规模成片开发1万亩进军,力争在猪婆大山的另一侧开出又一片人们旅游观光的新天地。

啊,猪婆山,确实是一座折射湖湘文化的湘中名山,你的身姿、品质深深地嵌入了人们的心田。待到每年山斗的牡丹、柳村的石榴、山上的映山红开放的时侯,我们一定会再来看望你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fengzx.com/sfxzp/9712.html
------分隔线----------------------------